游棠樾牌坊賞鮑家花園
樂善好施坊
5、鮑文淵繼吳氏節孝坊: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受旌表的吳氏貞節之舉甚為“壯烈”的“貞節坊”。她是鮑文淵的續弦。吳氏22歲遠嫁鮑文淵。29歲守寡,并歷經艱辛,飽嘗風霜,將鮑文淵前妻的孩子撫養成人,所以獲得牌坊額匾上“節勁三冬”、“脈存一線”的贊譽。
6、鮑逢昌孝子坊:建于清嘉慶二年〔1797〕,因鮑逢昌父親在戰亂中,離家遠去,久無音訊,他14歲時沿途乞討,四鄉尋父,最終在雁門古寺與父相見。他的母親長期患病,又割股為藥,給母親診治;還遠去桐廬,冒生命危險,在懸崖絕壁采集草藥,終于治好了母親的病。贏得了“天鑒精誠”和“人欽真孝”的美譽。
7、鮑象賢尚書坊:初建于明天啟二年〔1622〕,清乾隆六十年〔1795〕重修,牌坊上“贈工部尚書鮑象賢”8個大字,是一座旌表鮑象賢的“忠字坊”。因其在云南平定叛亂,兩廣擊退倭寇立大功,所以牌坊兩側,分別刻有“命渙絲綸”、“官聯臺斗”,這是皇族賜予的極高榮譽。
關鍵字: 歙縣 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