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華陽洞風景區
著名的北宋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在他往舒州任職途中,游歷褒禪,舉火探洞,寫下了流傳千古的名篇《游褒禪山記》。 褒禪山位于含山縣城東北處7.5公里,舊名華山,是幾座山的統稱。東為靈芝山,樹木參天,古以盛產木靈芝得名;中為起云峰,高聳挺拔,quot;天欲雨,山則云遮霧障quot;;西有鰲魚嶺,傳說有一羅漢出生于此,飲食后投碗于嶺上,至今仍可見其坐臥痕跡,因此又稱碗兒嶺。褒禪山最為誘人的去處當為華陽洞。華陽洞現有天洞、碑洞、門洞、地洞4處溶洞,特點是“洞中有洞,洞里有河。河上泛舟,洞洞相通。已探明的洞群長5000多米,有10大景區、102個景點。其中碑洞名彌四海,亦即王安石游記中所記quot;華陽洞quot;。碑洞環空經丈,左折如樓,石罅流泉,淙淙可聞。洞內游人題字甚多,以quot;華陽quot;和quot;萬象皆空quot;兩處題字最為醒目。褒禪山位于含山縣城東北處7.5公里,舊名花山。唐貞觀年間,高僧慧褒禪師結廬山下,死后葬此,其弟子改花山為褒禪山。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著名文學家王安石游覽此山,寫下千古名篇《游褒禪山記》從此,褒禪山名揚海內外。褒禪山主要山巒有三座。東為靈芝山,樹木參天,古以盛產木靈芝得名;中為起云峰,高聳挺拔,quot;夭欲雨,山則云遮霧障quot;;西有鰲魚嶺。
關鍵字: 政治家 文學家 海內外 游褒禪山記 褒禪山 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