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玉女潭風景區
玉女潭座落在宜興市西南23公里湖氵父鎮的蓮子山上,景區面積16公頃,游程約2000米長。這是一個以山林野趣為主要特色,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風景名勝。整個景區谷深林茂,溪流不斷,植被豐富,環境清幽,潭的絕妙、石的神怪、洞的奇趣、竹的幽香、水的甘甜、被唐代禮部尚書權德與“陽羨佳山水,以此為首。著名詩人郭沫若游歷宜興,曾在玉女潭徘徊遣興多時,發懷古幽情,留下了“天下第一潭的感慨。景區游覽主要分“玉陽洞天和“玉潭凝碧兩大部分,前者以山石洞穴取勝,后者以碧水深潭見長,“玉陽洞天由地表石灰巖風化形成,地質上稱“石芽。山雖小卻氣勢非凡,怪石林立,奇洞聯珠,青藤古蔓,穿石繞樹,奇花異卉,清香撲鼻,引人入勝。景觀千姿百態,各具特色,讓人步移景換,目不暇接。“玉潭凝碧相傳玉女在此沐浴修煉,因而得名“玉女潭。玉女潭三面石壁相依,下插絕壑深淵。潭深78米,大旱不竭,大雨不盈;潭水清冽湛碧,瑩潔如玉;潭四周古樹郁深,綠蔭重重;潭頂天然石梁橫臥,如天橋飛渡;山石壘壘入畫,綠蘚蔓藤倒掛,灌木叢出壁罅,掩映渺若霄際。潭邊盛暑無日色,沁馨生涼。六朝詩人謝靈運在《長溪賦》中寫道:“潭結綠而澄清,瀨揚白而埃戴華。飛急聲之琴汩,散輕文之漣羅,始鏡底以如玉,終結岸而成沙。玉女潭自然山水中,綴以亭宇廊閣,茂林修竹,微露碑碣石刻,自古至今一直是達官貴人、文人墨客游山歷水的必到之處,他們地幽探勝,題名勒石,吟詩作賦,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物古跡,據史書記載和明代才子文征明《玉潭仙居記》文獻查考,早在唐代就以《周易》八卦的易學思想規劃建造了許多古景觀,因而,玉女潭以自然生成的玉女潭為陰,人工建造的玉陽山房為陽,形成陰陽對峙的格局,按九宮八卦建造的景點也集中體現了《周易》的文化思想。玉女潭建園于唐,盛于明,有江南園林源頭之說。現玉女潭不僅以它的山林野趣和《周易》文化內涵成了旅游勝地,讓游客游而忘返,也以它天然攝影棚的自然景致,成了中央電視臺外景基地之一。
關鍵字: 文物古跡 灌木叢 目不暇接 茂林修竹 達官貴人 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