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太湖山水城旅游度假區
太湖,又名震澤、具區,面積2400多平方公里,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黿頭渚為太湖西北岸無錫境內的一個半島,因有巨石突入湖中,狀如浮黿翹首而得名,是太湖風景名勝區的主景點之一。太湖風光,融淡雅清秀與雄奇壯闊于一體,碧水遼闊,煙波浩淼,峰巒隱現,氣象萬千。黿頭渚,獨占太湖風景最美一角,山清水秀,天然勝景。郭沫若吟道:“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趙樸初稱贊:“黿頭渚景色勝天堂。一代大師的瑰麗詩句,更使黿渚風韻名揚境內海外。黿頭渚的美麗景致,很早以前就被人們所向往。蕭梁時,此地建有“廣福庵,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一處。明初,“太湖春漲被列為“無錫八景 之一。明末,東林黨首領高攀龍常來此踏浪吟哦,留有“黿頭渚邊濯足遺跡。文人雅士詠唱之作頗多。清末無錫知縣廖倫在臨湖峭壁上題書“包孕吳越和“橫云兩處摩崖石刻,既贊美了太湖的雄偉氣勢和孕育吳越兩地(現為江蘇、浙江兩省)的寬闊胸懷,也蘊涵了對此地風光盡納吳越山水之美的中肯評價。1918年,黿頭渚始建園林,社會名流、達官貴人紛紛在黿頭渚附近營造私家花園和別墅。80年代后,經統一規劃布局,精心綴連,后又不斷擴建新景點,使這一太湖風景名勝游覽之區日趨完美,面積達300公頃,成為江南最大的山水園林之一。黿頭渚現有充山隱秀、鹿頂迎暉、黿渚春濤、萬浪卷雪、湖山真意、十里芳徑、太湖仙島、江南蘭苑及犢山晨霧、廣福古寺等10多處景點。其中有山長水闊、帆影點點的自然山水畫卷;有小橋流水,綠樹人家的山鄉田園風光;有典雅精致、古樸純凈的江南園林景致;還有吃、住、購、行等配套齊全的服務和娛樂設施,加上歷代名人雅士游蹤、石刻、書畫、傳說等諸多內涵深厚的文化積淀,構成了此地以天然山水為主、人工點綴為輔的生動雋美、多彩多姿的綜合性、多功能風景旅游勝地。今日的黿頭渚、魅力非凡,令人神往!黿頭渚門樓 在充山腳下,呈牌樓狀,上蓋桔黃色琉璃瓦,建于1986年。由此前行3.5公里直通老門樓。入園有高架電動列車代步,全程3800米,越五里湖水面,穿鹿頂山隧道,直通老門樓。老門樓位于犢山村,建于1972年,飛甍重檐,琉璃瓦頂,正面有“黿頭渚三個鎏金大字;背面書“山輝川媚。入門左側為“太湖別墅門樓,穿月洞門、循齊眉路可登七十二峰山館;順大路向前,走過300米的杜鵑坡,有通往太湖仙島的輪渡碼頭,此處露出太湖一片水域,被中犢山、小箕山(錦園)、大箕山諸峰環抱。湖水廣闊處,可見若沉若浮形如大龜的三山。湖堤上風光明媚,著名旅美畫家楊令
關鍵字: 名勝區 多功能 琉璃瓦 綜合性 配套齊全 黿頭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