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留園
西部以假山為主,土石相間,渾然天成。山上楓樹郁然成林,盛夏綠蔭蔽口,深秋紅霞似錦。至樂亭、舒嘯亭隱現于林木之中。臀高望遠,可借西郊名勝之景。山左云墻如游龍起伏。
前曲溪宛轉,流水淙淙。東麓有水閣quot;活潑潑地quot;。橫臥于溪澗之卜,令人有水流不盡之感。北部原有建筑早已廢毀,現廣植竹、李、桃、杏,quot;又一村quot;等處建有葡萄、紫藤架。其余之地辟為盆景園,花木繁盛,猶存田園之趣。留園以宜居宜游的山水布局,疏密有致的豐間劉比。獨具風采的石峰景觀,成為江南園林藝術的杰出典范。據《地方志》記載留園在閶門外留園路79號。南臨留園路,北至半邊街,東鄰市汽車運輸公司,西接繡花弄。花園面積近30畝,內水面1.96畝。
留園始建于明中葉徐氏。嘉靖時曾任尚寶卿的徐履祥號稱富甲三吳.舊江西會館、陶家池,花步十房莊、六房莊、桃花墩等處皆其宅基。其子徐泰時曾官大仆寺少卿。萬歷二十一年(1593),秦時罷官歸里后。quot;益治園曰,親聲妓,里有善壘
奇石者,令壘為片云奇峰.雜蒔花竹'(范允臨:《輸寥館集》),后人稱東園(西園在今戒幢律寺址),晚清園東北尚有東園弄。袁宏道于萬歷二十四年作《園亭記略》,盛贊其宏麗軒舉,內一石屏為周時臣所堆,高3丈,闊可30丈,如一幅山水橫披畫,無斷續痕跡。又有quot;太湖石一座,名瑞云峰,高三丈余,妍巧甲于江南quot;。堂名后樂,江盈科作《后樂堂記》。后衰敗,清初一度廢為踹布坊,由布商所雇踏布者居住。園改為民居,一峰獨存,其余不可復識。西北園相傳重建于陳氏,因屢易主而圮壞,尚余嘉樹平池。乾隆末,東山劉恕(后曾署廣西右江道)得而擴建。自云:quot;拮據五年,粗有就緒,以其中多植白皮松故名寒碧莊quot;(見留園內殘碑)。所在地名花步里,故又稱花步小筑。劉恕性嗜花石,聚奇石十二峰(或云部分自東山原王鏊園中得來)。又喜書法名畫,集古今石刻環置壁間,即今留園法帖,以明中葉刻二王帖與清嘉慶刻宋賢帖65種最著。
關鍵字: 五峰仙館 冠云峰 太湖 留園 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