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西山太湖梅花節
出洞登山,暮眺山鳥歸巢,漁帆疏影,裊裊炊煙,冉冉升起,為西山著名古十景之一“林屋晚煙”。山頂有“駕浮閣”,高24米。站于斯,可觀梅園勝景。3000畝梅海,蔚為壯觀。“林屋梅海”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賞梅及梅文化活動基地。每年2月底至3月初“太湖西山梅花節”勝會便在此召開。
梅花節以梅為主題,舉辦各種民俗文化活動,內容精彩紛呈,氣氛祥和熱烈,使四方賓朋在太湖的真山真水、香花雪海中,受到無窮的樂趣和情趣。
梅花,是國花。梅先天下春,中國吳縣太湖梅花節是春天的節日。著名梅鄉吳縣,梅文化底蘊深厚,植梅與賞梅歷史悠久,始于西漢,盛于唐朝,至今不衰。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均在此留下了探梅史跡。"萬螺浮白碧壺中",是對環太湖地區凝若雪海浩翰梅林的真實寫照。歷史上有鄧尉"香雪海"、西山"雞籠梅雪"稱名于世。
當今環太湖的東山、西山、光福三大景區梅林面積約三萬畝,尤以風景名勝林屋洞所在地的"林屋梅海"為最佳。景點以林屋山為中心,西側有素以萬畝梅海著稱的梅園景區,周圍連片梅林逾1500畝,視覺可及梅林達3500畝。駕浮閣、道隱園、九曲梅形游路、梅花亭和建設中的精品梅園、林中賞梅水溪等,組成了林屋梅海"駕浮觀梅"、"林中探梅"和"水上賞梅"三大系列景觀。每年梅花盛開時節,前來探梅賞梅者多達三、四十萬人次。
鄧尉山塢是傳統探梅勝地,歷代文人稱道的“香雪海”三字刻在摩崖上,聞梅館內和山上還有乾隆皇帝探梅后的手跡,歷史人文氣息濃厚,現在已形成“登樓觀梅、入園探梅、進廊攬梅、登山賞梅”四大景點。而游人一進入西山,就真的如入梅海,尤其登上石公山頂,梅林雪海一望無際,太湖遠處帆影點點,詩意盎然。西山的梅樹主要是果梅,供蜜餞廠做話梅,所以邊開花就邊修剪,保證梅實個大飽滿,種梅的不是文人或園藝師,而是梅農。山腳農婦攤開一扎扎修剪下來的梅枝任人挑選,游客們歸去時,都買上幾把,旅游車窗口梅影晃動,把梅香帶回了城市。
關鍵字: 最大的 梅園 經營范圍 蘇州 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