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游花果山
卸下笨重的冬裝,迎接清新的氣息,五彩繽紛的春天又來到了我們的身邊,那滿山遍野的桃紅柳綠就像是活波可愛的春姑娘為人們發出的張張盛情請柬! 帶著對春天的心馳向往,在四月的一個星期天,我特意約上幾個好友前往連云港市的旅游勝地之一花果山進行踏青。行前為了表示我們堅定不移的出訪決心,大家相互間還達成了“行動風雨無阻”的一致共識。 從連云區的所在地墟溝鎮搭上5元的巴士出發,一路上,老天好像是在故意考驗我們似的,竟淅淅落落地下起了毛毛細雨,但大家那激情高漲的熱烈情緒卻絲毫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仍然繼續談笑著向目標地前進! 汽車在如絲般飄落的紛紛細雨中,一拐彎開進了第一道山門后,就在花果山廣場前的停車場下了車。跳下車后,望著空中飄飛的小雨,我們紛紛執著的拒絕了山下推銷雨衣小販的好意,心想:這一點小雨對我們年輕人來說算得了什么?還是坦然接受大自然的洗禮吧! 走過平坦寬敞的花果山廣場,一抬頭就看見在山門前的石質牌坊上面,赫然刻著一只栩栩如生的“美猴王”頭像,我心想:大概這就是花果山的形象代表吧?穿過山門,沒走多久就到達了花果山的第一道風景點-“十八盤”;在略顯狹窄的山道兩邊,不斷躍入人們眼簾的是那些泛著層層綠光的壟壟茶樹以及在風中搖曳不停的簇簇金黃色竹林,還有朵朵使人陶醉不已的粉艷桃花,它們與周圍的青山綠水互相襯托、相映成趣,在平緩的山坡上形成了大塊大塊絢麗多彩的圖案(遠遠看去,真像一幅幅美麗的油畫鋪滿山崗),山路上,來往穿梭的游人不斷被這迷人的景色所吸引,無不駐足觀之。 閱過了“十八盤”的亮麗景色,忽然間突然發現我們的隊伍只剩下我一個人了,原來身邊的那些伙伴們早已不知去向,大概他們已在下一個景點品頭論足,流連忘返了吧?也好,就讓我獨自一人慢慢欣賞雨中花果山迷人的景色吧! 沿著蜿蜒的盤山公路步行大約1個小時左右就來到了花果山景區的最高點,同時也是江蘇省第一高峰(海拔625.25米)―“玉女峰”的腳下(其實一開始游人也可以座巴士走盤山公路直接到達“玉女峰”頂的,但是那樣勢必將失去很多風景點的觀賞機會)。站在歷史古老而久遠的“九龍石橋”上,輕撫石欄上那古樸遒勁的精美雕刻和變化多端的九條石龍,我的心里不禁無限感嘆于古代能工巧匠們那精湛絕倫的手藝和靈活多變的設計;轉過身,看見古橋旁那兩株略顯蒼老但仍然粗壯茂盛的銀杏(一棵為雄樹,一棵為雌樹),我更是對之投以溫柔而驚詫的目光,不僅是驚詫于它們粗壯有力的軀干,更加驚嘆于雄雌兩樹之間纏綿悱惻的上千年生生不息的愛情故事;隨著縷縷清風的徐徐輕佛,銀杏樹的條條枝葉在風中翩然起伏,發出陣陣的“沙沙”聲響,就好像在用無數雙臂膀為游人加油鼓勁! 說真的,剛到山腳下我望著云山霧罩的玉女峰,心里還一陣陣地直打退堂鼓:“長年居住平原而疏于爬山,再加上現在又正下著雨,自己還能順利爬上去嗎?”抽身看看山腳下川流不息地向著峰頂攀登的人群,我的耳畔仿佛響起了一句偉人的名言:不到長城非好漢!于是乎,瞬間決心下定,腦海里閃出三個字“征服它”! 在邁出了堅定不移的第一步后,下定登山決心的我伴著紛紛飄飛落下的小雨,一路拾階而上,飽覽沿途無數風景名勝。 走在濃濃文化氣息的 “墨香小徑”上,面對不斷映入眼簾使人目不暇接的才子佳人的題詞碑刻,看后真不由得使我大吃一驚:原來,花果山早已盛名遠播而名揚天下了,泱泱中華前后有多少歷代的文人騷客在這里流連忘返,紛紛留下他們對花果山贊美不絕的詩句和題字。此刻,我心中不禁為我們偉大祖國有著這樣歷史悠久的文化古跡和風景秀美的大好河山而感到深深的驕傲與自豪! 穿過“墨香小徑”后,不知不覺中我一路參觀了“三元殿”、“藏經閣”、“海寧禪寺”等這些歷史悠久的道觀古剎,終于攀登到了吳承恩老先生在《西游記》里寫到的,那讓我自小就心馳神往的“水簾洞”。此時恰逢雨季,水簾洞頂上方一掛飛流直下的瀑布把洞壁上 “高山流水”四個楷書大字給愈發襯托得雄偉壯觀;進得洞內,給人的感覺又恍如洞天福地一般,這里不僅有石桌、石凳、石床等器具,還居然有一把完全由石頭雕刻成的巨大太師椅,這引得無數游人紛紛坐上石椅拍照留念,他們每個人的臉上都流露出愜意的笑容,仿佛自己童年那做“美猴王”的小小心愿已然夢緣(呵呵,當然其中也包括我當年小小的心愿)! 附近的萬佛洞也是一個使人流連忘返的地方,據說這里就是美猴王當初降生的地方,走過去只見洞外的石壁上塑有一尊齊天大圣的佛像,迎著他的目光看去,仿佛覺得他正在炯炯有神的注視著每一個游客;轉頭望去,我的目光又被洞口一塊巨大的 “女媧遺石”給深深吸引了,只見它上不著天,下不挨地,孤零零地屹立于此,據景點介紹牌上說是“女媧娘娘”補天時所剩下的七彩神石所化身,而在吳承恩老先生的妙筆神書之下,這塊奇異的石頭又被描寫成了美猴王出生前的胎胞,在洞門東側不遠的的一塊石頭上也有著一片褐色猴狀的石紋,與此美麗傳說遙相呼應,據景點介紹,那是悟空從石縫中躍身而出所遺留下的胞衣;它的旁邊,另外還有一個大池子,是神話中九天仙女們的沐浴之處,怎奈盡管悟空本領很大但卻不甚講究文明衛生,在嬉戲時老是往池中調皮地撒尿,于是后來仙女們便再也不來光顧它了。在萬佛洞前還有塊平坦的石頭,據傳是天宮里西王母的照妖寶鏡,而下方還有一張形似梳妝臺一般的石頭,在它的右上方有很多彎彎曲曲的圖案,看上去就像是孫悟空翻的“筋斗云”一般,從石上的“環瀛仰鏡”四字落款表明,此字是張大千的啟蒙老師李瑞清在民國九年時親手書寫下的。在萬佛洞的下面,還有一只寫著“云天深處”的石鼓,石鼓敲而有聲,大概是悟空當年召集眾猴操練武功所用的吧! 參觀完萬佛洞,再往山上走了一段,忽然看見了一座古老而樸實無華的塔式建筑,我趁機進去稍作停留并走馬觀花般的參觀了一下里面的陳設,里面的柜臺放的大部分都是些與猴有關的藝術品,如:臉譜,書畫,民間工藝品等等,在得知離峰頂只有20余分鐘路途后,我再次匆忙起身趕路。離開時,只匆忙間看了一眼塔上的那塊匾額,赫然寫著“花果山猴藝術館”。 卸下笨重的冬裝,迎接清新的氣息,五彩繽紛的春天又來到了我們的身邊,那滿山遍野的桃紅柳綠就像是活波可愛的春姑娘為人們發出的張張盛情請柬! 帶著對春天的心馳向往,在四月的一個星期天,我特意約上幾個好友前往連云港市的旅游勝地之一花果山進行踏青。行前為了表示我們堅定不移的出訪決心,大家相互間還達成了“行動風雨無阻”的一致共識。 從連云區的所在地墟溝鎮搭上5元的巴士出發,一路上,老天好像是在故意考驗我們似的,竟淅淅落落地下起了毛毛細雨,但大家那激情高漲的熱烈情緒卻絲毫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仍然繼續談笑著向目標地前進! 汽車在如絲般飄落的紛紛細雨中,一拐彎開進了第一道山門后,就在花果山廣場前的停車場下了車。跳下車后,望著空中飄飛的小雨,我們紛紛執著的拒絕了山下推銷雨衣小販的好意,心想:這一點小雨對我們年輕人來說算得了什么?還是坦然接受大自然的洗禮吧! 走過平坦寬敞的花果山廣場,一抬頭就看見在山門前的石質牌坊上面,赫然刻著一只栩栩如生的“美猴王”頭像,我心想:大概這就是花果山的形象代表吧?穿過山門,沒走多久就到達了花果山的第一道風景點-“十八盤”;在略顯狹窄的山道兩邊,不斷躍入人們眼簾的是那些泛著層層綠光的壟壟茶樹以及在風中搖曳不停的簇簇金黃色竹林,還有朵朵使人陶醉不已的粉艷桃花,它們與周圍的青山綠水互相襯托、相映成趣,在平緩的山坡上形成了大塊大塊絢麗多彩的圖案(遠遠看去,真像一幅幅美麗的油畫鋪滿山崗),山路上,來往穿梭的游人不斷被這迷人的景色所吸引,無不駐足觀之。 閱過了“十八盤”的亮麗景色,忽然間突然發現我們的隊伍只剩下我一個人了,原來身邊的那些伙伴們早已不知去向,大概他們已在下一個景點品頭論足,流連忘返了吧?也好,就讓我獨自一人慢慢欣賞雨中花果山迷人的景色吧! 沿著蜿蜒的盤山公路步行大約1個小時左右就來到了花果山景區的最高點,同時也是江蘇省第一高峰(海拔625.25米)―“玉女峰”的腳下(其實一開始游人也可以座巴士走盤山公路直接到達“玉女峰”頂的,但是那樣勢必將失去很多風景點的觀賞機會)。站在歷史古老而久遠的“九龍石橋”上,輕撫石欄上那古樸遒勁的精美雕刻和變化多端的九條石龍,我的心里不禁無限感嘆于古代能工巧匠們那精湛絕倫的手藝和靈活多變的設計;轉過身,看見古橋旁那兩株略顯蒼老但仍然粗壯茂盛的銀杏(一棵為雄樹,一棵為雌樹),我更是對之投以溫柔而驚詫的目光,不僅是驚詫于它們粗壯有力的軀干,更加驚嘆于雄雌兩樹之間纏綿悱惻的上千年生生不息的愛情故事;隨著縷縷清風的徐徐輕佛,銀杏樹的條條枝葉在風中翩然起伏,發出陣陣的“沙沙”聲響,就好像在用無數雙臂膀為游人加油鼓勁! 說真的,剛到山腳下我望著云山霧罩的玉女峰,心里還一陣陣地直打退堂鼓:“長年居住平原而疏于爬山,再加上現在又正下著雨,自己還能順利爬上去嗎?”抽身看看山腳下川流不息地向著峰頂攀登的人群,我的耳畔仿佛響起了一句偉人的名言:不到長城非好漢!于是乎,瞬間決心下定,腦海里閃出三個字“征服它”! 在邁出了堅定不移的第一步后,下定登山決心的我伴著紛紛飄飛落下的小雨,一路拾階而上,飽覽沿途無數風景名勝。 走在濃濃文化氣息的 “墨香小徑”上,面對不斷映入眼簾使人目不暇接的才子佳人的題詞碑刻,看后真不由得使我大吃一驚:原來,花果山早已盛名遠播而名揚天下了,泱泱中華前后有多少歷代的文人騷客在這里流連忘返,紛紛留下他們對花果山贊美不絕的詩句和題字。此刻,我心中不禁為我們偉大祖國有著這樣歷史悠久的文化古跡和風景秀美的大好河山而感到深深的驕傲與自豪! 穿過“墨香小徑”后,不知不覺中我一路參觀了“三元殿”、“藏經閣”、“海寧禪寺”等這些歷史悠久的道觀古剎,終于攀登到了吳承恩老先生在《西游記》里寫到的,那讓我自小就心馳神往的“水簾洞”。此時恰逢雨季,水簾洞頂上方一掛飛流直下的瀑布把洞壁上 “高山流水”四個楷書大字給愈發襯托得雄偉壯觀;進得洞內,給人的感覺又恍如洞天福地一般,這里不僅有石桌、石凳、石床等器具,還居然有一把完全由石頭雕刻成的巨大太師椅,這引得無數游人紛紛坐上石椅拍照留念,他們每個人的臉上都流露出愜意的笑容,仿佛自己童年那做“美猴王”的小小心愿已然夢緣(呵呵,當然其中也包括我當年小小的心愿)! 附近的萬佛洞也是一個使人流連忘返的地方,據說這里就是美猴王當初降生的地方,走過去只見洞外的石壁上塑有一尊齊天大圣的佛像,迎著他的目光看去,仿佛覺得他正在炯炯有神的注視著每一個游客;轉頭望去,我的目光又被洞口一塊巨大的 “女媧遺石”給深深吸引了,只見它上不著天,下不挨地,孤零零地屹立于此,據景點介紹牌上說是“女媧娘娘”補天時所剩下的七彩神石所化身,而在吳承恩老先生的妙筆神書之下,這塊奇異的石頭又被描寫成了美猴王出生前的胎胞,在洞門東側不遠的的一塊石頭上也有著一片褐色猴狀的石紋,與此美麗傳說遙相呼應,據景點介紹,那是悟空從石縫中躍身而出所遺留下的胞衣;它的旁邊,另外還有一個大池子,是神話中九天仙女們的沐浴之處,怎奈盡管悟空本領很大但卻不甚講究文明衛生,在嬉戲時老是往池中調皮地撒尿,于是后來仙女們便再也不來光顧它了。在萬佛洞前還有塊平坦的石頭,據傳是天宮里西王母的照妖寶鏡,而下方還有一張形似梳妝臺一般的石頭,在它的右上方有很多彎彎曲曲的圖案,看上去就像是孫悟空翻的“筋斗云”一般,從石上的“環瀛仰鏡”四字落款表明,此字是張大千的啟蒙老師李瑞清在民國九年時親手書寫下的。在萬佛洞的下面,還有一只寫著“云天深處”的石鼓,石鼓敲而有聲,大概是悟空當年召集眾猴操練武功所用的吧! 參觀完萬佛洞,再往山上走了一段,忽然看見了一座古老而樸實無華的塔式建筑,我趁機進去稍作停留并走馬觀花般的參觀了一下里面的陳設,里面的柜臺放的大部分都是些與猴有關的藝術品,如:臉譜,書畫,民間工藝品等等,在得知離峰頂只有20余分鐘路途后,我再次匆忙起身趕路。離開時,只匆忙間看了一眼塔上的那塊匾額,赫然寫著“花果山猴藝術館”。 將至山頂,山上吹來的寒冷山風不斷卷起我單薄的衣襟,而四周濃厚的霧氣也漸漸打濕了我的全身衣褲,但我依然帶著百米沖刺的念頭和終于征服大自然的狂喜心情,頂著狂風濃霧的侵襲,走過松林間崎嶇蜿蜒的小路,終于在盤山公路的勁頭看見了先期到達山頂停車場的伙伴們。望著他們張張興奮而激動的面孔和那還在散發著團團熱氣的身體,我的心底對他們不禁油然生出絲絲敬佩之意!登上“玉女峰”后,大家紛紛在峰頂的巨碑下合影留念,也算是對大圣故鄉一游的美好紀念吧! 雨中游覽花果山的不便之處,雖然給我們帶來了些許小小的遺憾,但是這種風雨中的經歷對我們年輕人來說又何嘗不是一種寶貴的人生財富呢?況且,此行既感受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息,又領略了春姑娘給人間帶來的無限風光,而花果山雨中的那份迷人旖旎的風光又有多少人能夠有幸得以見識的啊! 難忘,雨中的花果山……
關鍵字: 旅游勝地 春姑娘 花果山 連云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