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固山游記
庚辰年三月,在煙雨迷蒙之下,登上了京口三山之一的北固山。這是一座久負盛名的名山,南朝梁武帝在北固亭上看到波濤洶涌的長江以及雄奇俊偉的山勢之后,興然提筆、揮下:“天下第一江山。”當然,這里的“天下”指的是他偏安一隅的大梁河山,但是卻也能窺見此山在江南地區的獨特地位。 沿著細長幽靜的山道緩緩山頂走去,小道兩旁樹木在江風的吹打之下發出的婆娑聲愈發顯得這座名山的幽靜之處,當真是曲徑通幽。我這人有一個習慣,不喜歡結眾游覽名勝,因為在那種躁動的氣氛下是很難有心情發現美景而感染心靈。一個人在自賞自得之下終于來到了山巔,來到了那向往已久的北固亭旁。在亭后首,立有一大碑,赫然有“天下第一江山”這六個大字,我想,這不應該是大梁武帝蕭衍所親提吧,不過,筆力強勁,神透頑石,甚是壯觀。亭邊,有一小石碑,上面刻著辛稼軒那闋著名的《南鄉子》: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我想這是對少年孫權的最高褒獎吧!辛稼軒還在這里寫下了我們耳熟能詳的那闋《永遇樂》: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我想:這兩闋詞再加上吳、蜀兩位雄主的遺跡足以讓這座在北方人看來很不起眼的小山名垂千古吧! 發生在這座山上的三國故事是挺多的。劉備招親、試劍石等等,不有的想起了那已遙遠的三國時代。孫權,這個江南人中的漢子,在鬼蜮險詐的群雄割據時代,19歲開始統領江南,與蜀、魏爭衡有年,從不落下風。吳魏爭衡赤壁之時,時年26歲的仲謀在朝堂上“拔佩劍砍面前奏案一角曰:‘諸官將有再言降操者,與此案同!’”,。經此一戰,江南終于成為一枝重要的政治力量活躍在后來的1800多年的歷史舞臺上。提到這里,不得不提一下吳、蜀彝亭之戰。這兩大戰役的進攻方曹孟德、劉玄德均是孫仲謀的父執,卻兩度敗下陣來。在赤壁之后,孟德又和仲謀打了幾場硬仗,均沒有討到任何便宜,倉皇丟下幾十萬具尸體和那句著名的話:“生子當如孫仲謀,似劉景升(荊州牧劉表)兒子,犬彘爾!”想想孟德也是好笑,遇到伯符,只能嘆說:“獅兒難與爭風也!”,沒想到黃口孺子的仲謀也不是易于之輩,只能回到許都,至死也在對江南“另圖良策”而終不可得。至于劉備,那就更慘,兵敗之際,羞憤難當,無顏再回成都,一代梟雄便在白帝城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思緒飄飛,恍惚之間,又由遙遠的三國時代回到了現實當中。長嘆了一口氣,翩然下山。途經魯子敬墓,看到這一位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的棲身之地,再也無法抑止內心思潮的跌宕澎湃,揮下了我在鎮江的第一篇詞作《破陣子》: 庚辰年四月,游京口北固山,過魯子敬墓,有感。 雄才笑對蜀魏,偉略鼎足江南。皇叔府里尊長者,將軍營中困曹瞞。大計動孫郎。 功業赫赫碑上,芳草青青墓旁。千載舊事隨風去,一朝功名萬古揚。繞階獨仿徨。
關鍵字: 北固山 大梁 天下第一 梁武帝 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