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美
帶上的夢幻,作別颯冷的寒風,一路逍遙,滿目生機,雖不是煙花三月,卻也是春色撩人了。在這個時節,我們來到了無錫。走入靈山寺,你會忘掉塵世的煩惱,望著“佛光普照”,感覺身心的輕靈,回望大佛思想會變得純潔起來。進殿拜佛的門前,當我在留言薄上簽名后,我沒有寫下捐款的數目,只是盡我心而略表吾的真摯、虔誠之意。說心里話,我是不情愿離開靈山的,回望靈山大佛,我想起當年游五臺山就曾產生過出家的意識,我向往佛教所在地的幽靜、清靈、浩氣,給人一種心靈的洗滌。我心向佛,與人為善,尤其在當今這個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人人應該考慮從善如流!真情伴我走,春色為我留,無錫最令我牽掛的還是那美麗的太湖。尋尋覓覓,我踏著早春一路走來。太湖水波蕩漾,粼光片片,游人興至,泛舟湖上,嬌美的船娘一臉的春意映著白底青花的小襖,卷上珠簾總不如啊!那邊的鷺島上一群白鷺跳躍于松柏枝頭和竹林間,聒噪,怡然。信步至小金山的百米長堤,垂柳依依,輕拂水面,如煙如霧。那綠,那翠,是畫匠所點嗎?這分明是一幅天賜的水墨丹青。楊柳輕揚,惠風和暢,漫步堤上,是沉醉的心靈,醉在這婆娑起舞的煙柳,醉在這詩情畫意的三月。這份情,是折不斷的垂楊柳,喝不完的的瓊花酒!太湖風光,融淡雅清秀與雄奇壯闊于一體,碧水盈盈,煙波浩淼,峰巒隱現,氣象萬千。黿頭渚,獨占太湖風景一角,天然勝景山清水秀。郭沫若曾贊美:“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 到太湖,應該品嘗船菜。太湖船菜的歷史,起源于太湖東岸蘇州的漁民,他們創造了具有漁家風味的菜肴,菜以河鮮為主,來招待南來北往的顧客。“太湖三白”最為出名,白蝦、白魚和銀魚。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是的,無錫風光集山水之勝,共河湖之美,兼人工之巧。說她是“物華天寶,人杰地靈”一點也不為過。無錫是江南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無錫自古物產豐富,富庶江南,是中國著名的“魚米之鄉”。早在明代就有制磚、冶坊、陶瓷、繅絲、織布等手工業。二十世紀以來,更以工商業聞名于世,素有“小上海”之美譽。這兒有一代二胡演奏大師華彥鈞的冢墓。就是俗稱“瞎子阿炳”的人。想到他,你會想到太湖,想到太湖,你會想起《二泉映月》。《二泉映月》那股悲憫與凄涼的曲調,給人刻骨銘心,心靈震憾的感覺。??我們的大師啊,在你星辰明月樂曲的伴奏下,把你的心靈傾入了我的生命之弦。盲者不盲,黑暗向往光明,此詩想象力豐富,思考深入,富有哲理,給人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我的思緒一直被這《二泉映月》牽引著,回來還真做了個夢,夢見自己在太湖的船上,聆聽著從遠處飄來的《二泉映月》…………
關鍵字: 佛光普照 太湖 夢幻 靈山 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