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嘗東山楊梅
六月,正是楊梅成熟的季節,蘇州的東山和西山盛產楊梅,到東山和西山是品嘗洞庭山楊梅的好去處。 品嘗楊梅與吃楊梅不是一回事,到市場上買兩筐回家那叫著吃;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到楊梅樹上親自采摘,嘗遍不同品種的楊梅,那才叫著品嘗! 周末,約了幾位好友前往東山的綠化村,去品嘗楊梅。到了東山鎮往紫金庵方向行駛,過紫金庵后沿路繞到后山,就到了綠化村了。新修的柏油馬路很好走。下車后跟著村民上山。 這地方真是個大果園啊,滿眼翠綠,有枇杷樹、板栗樹、柑桔樹、茶樹……,上山的路上看到了桔子、白果、梅子、石榴……不一會我們就到了楊梅樹下,這時大家迫不及待的采摘熟得發紫的楊梅,這棵樹吃到那棵樹,嘻嘻哈哈,好不愜意。 果農們正在采摘楊梅,老老少少齊上陣,整個山坡上的笑聲此起彼伏,這笑聲傳遞著果農豐收的喜悅,也傳遞著果農對美好未來的憧憬。果農告訴我們,楊梅是非常好的水果,吃不壞肚子,還能治腹瀉。這兒的楊梅有十幾個品種,又大又甜,肉厚汁多,核小。仔細品嘗感到這兒的楊梅有特殊的香味,甜中帶酸,非常的開胃,越吃越想吃,越吃越好吃,正象詩人所說:“眾口但便甜似蜜,寧知奇處是微酸”。 累了,我們坐在楊梅樹下歇息,那百年老樹隨處可見,枝桿蒼老遒勁,渦洞相連,樹體高大。地上覆蓋著一層厚厚的樹葉,猶如一個大墊子,干凈而有松軟。我們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聽著小鳥的歌唱,與果農拉著家常,體驗著天堂中的天堂之生活,此時我真的被陶醉了。正當我沉浸在這夢境之時,不知是哪個調皮的鳥兒,在樹上啄吃楊梅,結果掉了下來,不偏不倚正好掉在了我的白色體恤上,哈哈,一大塊紫斑,著實的顯眼。我正在為衣服惋惜的時候,一位果農安慰我說:沒事的,到了楊梅落市的時候,楊梅汁就可以洗掉了。這樣的說法是真是假我不知道,算是一種安慰吧。結果導致了其他人的大膽,個別人爬上爬下,狼吞虎咽,無所顧忌,下山的時候衣服、褲子已經象印了花似的,結果他還剎有其事的說:楊梅吃結束了,楊梅汁也就洗掉了。但愿如此,如果洗不掉,明年再來的時候還穿這褲子和衣服哦。 這次到東山不虛此行,上了“花果山”,看了楊梅樹,品嘗了各種楊梅,與大自然親密接觸,身心得到了放松。在此我想把明朝徐階的詩《楊梅》奉獻給大家: 拆來鶴頂紅猶濕,剜破龍睛血未干。若使太真知此味,荔枝焉得到長安。新修的柏油馬路一直延伸到村頭村民的房子整個山上都是種植的經濟作物滿山的果樹上山的小道 山下的溪水塘已經掛果的柑橘果實累累的白果沒有采摘的梅子綠油油的茶樹開花的紅三葉石榴花開采蜜忙路邊的野山菊楊梅樹成熟的楊梅上山采楊梅的果農采楊梅的婦女在高枝上采楊梅孩子也來湊熱鬧抱在懷里的嬰兒在楊梅樹下顯得很安靜

關鍵字:
東山鎮 品種 大自然 成熟 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