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蘇州河(5):光怪陸離
經過上海大廈,沿著蘇州河,一直向前走去。河的南邊是南蘇州路,北邊是北蘇州路,都很窄,車輛和行人都很少,似乎一下子就從十里洋場的氣魄中走了出來。逃不出河水的氣味,但據說比前些年好了很多了。過乍浦路橋,從北岸到南岸。橋頭的老人搓著自己的耳朵。背后的“優秀歷史建筑”的牌子是給“乍浦路橋”的。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乍浦路橋)乍浦路橋的南堍佇立著幾幢格調簡單的破舊的大樓,一一掛著“優秀歷史建筑”的牌子。在三十年代的風花雪月里,它們應該如同今天的金茂和明珠一樣算得上是現代先鋒了吧。一幢陳舊得好像被遺棄多時的大樓,走近一看才發現是“光陸大戲院”,真好的名字,光怪陸離啊。這是1925年英國人投資、匈牙利設計師設計的作品。1928年落成時,首映的電影是歐洲片《采蝶浪花》(casanova),沒看過這部老電影,但從電影的名字可以猜測,它講的該是風流浪子的故事吧。據說漫畫中歷險的丁丁還曾到這個電影院里躲避追捕。更有意思的是,當年的光陸大戲院主要放映歐洲電影,偶爾還上演西人話劇,藝術性較高,但受歡迎的程度不及美國電影,所以上座率不高。后來美國公司買下了劇場,專映美國片,果然劇場常常爆滿。新大光明電影院建成后,光陸大戲院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于1933年關閉… 看來這的確是一座風光短暫、歷經波折的大樓。然而它看上去太風塵仆仆、太破舊了,以至于我放棄了給它拍照的念頭。旁邊一幢同樣破舊的大樓,同樣掛著“優秀歷史建筑”的牌子,原來是頤中大樓(英美頤中煙草有限公司),1920年建造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筑,這么高大的一幢樓竟然是磚木結構的。外墻上掛著“海鷗照相機”的很有年頭的廣告,后來才知道原來海鷗照相機廠就在這幢大樓里。正看著,忽然一輛吉普車揚著塵土、放著三十年代的懷舊小曲,在古老的大樓間駛過,恍然如時光交錯。旁邊一幢新近粉刷過的大樓,外墻是明亮的黃色。走近一看,竟然有四個省的駐上海辦事處都駐扎在這里。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駐上海辦事處)不遠處,低矮的房子被拆掉了,露出灰色的墻壁,涂鴉者展示著他們的作品。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涂鴉)河邊一些地段改建成了河濱走廊。在難得的悠閑周末早晨的陽光里,人們在河邊讀書看報。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讀書看報)看一看河對岸,郵電大廈雄偉的佇立在河邊。天空藍得可愛,真是個秋高氣爽的好天氣啊。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郵電大廈)
關鍵字: 南岸 大廈 蘇州河 路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