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的周莊游記!(上)
說自己是懶人,說明自己都已經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懶惰的程度。春節的游記放到五一黃金周之前才貼上,我的懶勁可見一斑。不過也算事出有因,本來今天剛好是我預定去麗江回來的最后一天,只是最終這趟蜜月之行還是沒能成行。這次游記算是補過蜜月旅行了。 那是春節最后一天假日。想想年夜飯還是我在家掌勺的,雖然有點洋洋自得,不過疲勞更是勝過了一切。而后的幾天不是去這個阿姨家吃飯,就是去那個舅舅家吃飯。現在的春節似乎除了走親戚吃飯已經沒有別的自由了。所以無論如何這假日的最后一天我決定一定要出去呼吸一下郊外的新鮮空氣。和老公商量半天覺得生為上海人連周莊都沒去過似乎有點說不過去,所以下定決心向周莊進軍。 這是我們從徐家匯的旅游集散地出發后到達周莊拍的第一張照片。這時的天氣還有些霧蒙蒙的,不過空氣清新,讓人一下感覺心情舒暢了好多。不過這個可不是周莊的入口,旁邊的街巷怎么看都有商業化的痕跡了。我們跟著其它游人,摸索著去找周莊的正式入口。不想沿途間竟看見了這一幕: 一個叫“萬三水冢”的地方,一個老阿姨怡然自得的在類似供奉的石臺上搓衣。想來這個地方應該是新建的吧,不然每天承受肥皂水的蹂躪,那石臺怎么可能還如此的棱角分明呢? 這個地方離入口已經很近了,通過入口,出示了上車前買的套票,沒費什么勁就進入真正周莊了。 果然和外面商業化人為的街巷不同,建在小橋流水上的周莊質樸的風格漸漸顯現。 晨靄中游人還并不是很多,我們可以說是最早一批到的。沿路三三兩兩有在河邊洗衣服的,有賣豆腐花,大餅等早點的小販,整個小鎮好像是剛睡醒一般,讓人有種重生的感覺。 然后,我們就根據套票上的指示先看了最有名的“雙橋”。這當中還有一段小插曲。其實雙橋景點離入口出并不是很遠,而我和老公居然已過橋而尚未覺,后來兜兜轉轉總算回來后又看見了,這時游人好像已在成倍增長,橋旁都是爭相拍照的人。我們還不容易擠了空,找了各比較好的位置才拍到。雖然這種在著名景點拍照留影的做法有點俗不可耐,可我們畢竟還是世俗人,來了不拍總覺得有點后悔和可惜,所以既來之則安之,隨大流吧。 而后就是沿著小河流,閑逛沿河的店鋪。各種各樣的小商品倒是挺多,不過有特色的還是較少,怎么感覺都有點像城隍廟小商品市場出來的東西。 這個小鋤頭還是滿可愛的,家里如果有小花園可以買回家瞎玩,價格也不貴才4元一個吧。 小葫蘆還是挺可愛的,還能在上面刻自己想要寫的字,價格有高有低,也還能接受。 這個可是手藝活,那條小龍我很喜歡,可是買回家似乎也沒什么用,最后還是放棄! 這個好像是老式的紡紗機,現代人不是又在推崇環保了嘛,想來這種最原始的紗紡出來的粗布也許對身體是最無害的吧。 這個人據說是當地非常有名的“面人王”,給很多名人捏過面人像。我和老公看到的時候,他正好給一對情侶在捏他們的頭像的,是q版的那種,做完后就把倆人的頭像一起放在盒子里封好,留作紀念。確實是挺好玩的,不過價格也挺高的。老公覺得我們都老夫老妻了,沒必要再搞這玩意兒了。 這個是當地有名的小吃,叫什么糖的,也忘了,現在是越來越健忘了。如果我當初買了這個東西吃,大概就不會把名字也給忘了吧。
關鍵字: 在家 春節 蜜月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