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狀元洲
狀元洲座落于市區東側,秀江中流,面積約6公頃,形似巨艦。唐文人盧肇曾在此豎石為銘,苦讀詩書,后中狀元,故名狀元洲。明代邑人列聰購得此洲,建“盧洲書屋供子弟讀書,后郡人建有“三元閣、“文標閣,然清道光年間悉毀于洪水,1985年, 被辟為水上公園,陸續筑有假山、水池、涼亭、牌樓等,修建了游泳池及娛樂游藝設施,并構建仿古建筑“盧肇讀書堂。狀元洲的東西長約800米,南北寬約200米,南北均距河岸100米,面積83畝。洲上,quot;山光群翠合,水邑四周平quot;,有quot;蓬萊quot;之稱。每當夜謐風恬,泛舟河上,一輪皓月,倒影河中,明晰清秀,故稱quot;盧洲泊月quot;。據《袁州府志》、《宜春縣志》載,唐代文人盧肇(字子發),曾于此豎石為銘,苦讀詩書。quot;為業之初,家空四壁,夜無脂燭則熱薪。蘇醒恨冥頑,亦嘗懸刺quot;。因之幼時穎出拔群,會昌三年(843年)考中狀元。于是洲以姓名,曰quot;盧洲quot;,亦名狀元洲。點元后曾在洲上建立書屋別墅,論文講學。明代葉涵云故而稱贊曰:quot;古人可不朽,豈藉科第留?三復海潮賦,誠足傳千秋quot;。萬歷年間郡官倡建quot;三元閣quot;,后又在閣后建quot;文標閣quot;。閣內設香火并住有尼姑。現已辟為狀元洲公園,復建書屋亭榭,使公園更具特色。明《一統志》載讖云:“洲過縣門前,醴陵出狀元。醴陵雖未出過狀元,但應驗了明代醴陵文人唐寅“古讖久虛終必應,迅雷何日起魚龍的詩句。自晚清以來,醴陵確是人才輩出。在近現代史上,為民族覺醒,推翻帝制,抗擊侵略,人民解放,教育發展,科技進步,經濟振興,國家富強而英勇獻身,忘我工作的各行“狀元貢獻殊多。故于1995年,老同志倡建狀元閣于洲首,拔地而起,飛檐五重,聳立江中,高近30米。登閣可環眺全城。中設圖書館,藏書15萬余冊。
關鍵字: 人才輩出 圖書館 拔地而起 教育發展 狀元閣 老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