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眾所周知,這是詩仙太白寫的《望廬山瀑布》,這首詩好到什么程度,好到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星光四射,炫人眼目,再無人敢寫廬山瀑布。
中唐著名詩人徐凝偏不信邪,寫了一首《廬山瀑布》,全詩如下:“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無奈遭來大文豪蘇軾一頓奚落:“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唯有謫仙辭。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就我們凡人來看,徐凝的詩雖然不及太白的奔放空靈。
神形兼具,但也相當的不錯,和“惡詩”似乎掛不上邊。但東坡先生是超越時空的大文豪,自然眼光很高遠。不過東坡先生說廬山瀑布“古來唯有謫仙辭”,卻沒有人不贊同的。
進入秀風景區后,首先來到漱玉亭。漱玉亭被蘇軾稱為廬山絕勝之一,原亭為宋僧若迂所建,扁額“漱玉亭”為蘇軾所題。原亭被廢,現亭為80年代新建。亭遠處是龍潭。
既然太白先生寫廬山瀑布寫出了千古絕句,寫到盡人都會背誦的程度,那這個瀑布肯定有出奇之處!雖然同學們都不太敢在太白面前賣弄文墨,但循著太白足跡去感受一番太白《望廬山瀑布》的情境還是切實可行的!
好在廬山瀑布是自然風光不是歷史古跡,在浩浩的革命行動中,還不至于被人為的毀掉,因而同學們的這個夢想完全有實現的可能。龍潭的水從這個峽--青玉峽流向下游。
巨石上的石刻多為歷代名家所為。其中“青玉峽”與巖石左下的“不忍去”為宋代大書法家米芾所題,與之相對的對面石頭上還有他題寫的“第一山”。
驢行者坐車沿著彎彎山路來到牯嶺鎮,果然廬山風光很誘人,驢行者丟下包就一頭扎了進去,好不愜意。當驢行者興高采烈從廬山牯嶺旅游歸來后,小漂再次現場采訪。
這個池塘水也很清靜,在此戲水也是不錯的選擇。哈哈,老驢,那個不是的,三疊泉雖然氣勢不凡,但前后兩山緊緊夾著三疊泉,太白怎么“遙看”嘛?
說到底,你辛辛苦苦走數千級臺階下到谷底,抬頭望――方能見其容,泉水從空中奔涌-轟然而下,勢若千軍萬馬,也不會有“遙看”之下如“掛”在山川的浪漫啊!
老驢,你去牯嶺游廬山,那是看不到廬山瀑布的,廬山瀑布在山下,位于星子縣的秀峰風景區。你從九江坐車首先到星子縣,然后就可以直撲秀峰景區――觀廬山瀑布了。
廬山好玩的地方很多,不早說是為了你先去看看廬山其它景點。至于“廬山瀑布”嘛,你再找機會去喏。至于我,確是也和你一樣放過類似錯誤,據我所知,如你我旁邊山間也有這樣的小瀑布。
這樣粗放的旅行者,還不在少數。再說,你如果用百度一搜你就會發現,很多介紹“廬山瀑布”的資料也是搜羅了一大串“廬山的瀑布”加以介紹。
連如黑龍潭、烏龍潭這些幾尺高的泉也成了廬山瀑布,也怪不得你我犯如此低級的錯誤了。所以有必要說明:太白的那個“廬山瀑布”和那些羅列的從廬山牯嶺可到達的廬山瀑布完全是兩碼子事。
太白于公元756年的某天凌晨,在去廬山瀑布的路途中,當走到山巒層疊的廬山山脈前,抬頭遠望,只見峰巒間云霧縹緲,初升的太陽穿透白霧。
投射到香爐峰,頓時云蒸霞蔚,紫霧升騰,有如仙境。香爐峰、鶴鳴峰、雙劍峰以及文殊、龜背峰(合稱“秀峰”)環繞之間,一泉飛瀑從山川半腰飄下。太白于是吟出:“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沿著山路不斷上行,瀑布越來越近,由于山形的阻隔及其視覺的變化,瀑布形狀也從開始的“猶抱琵琶半遮面”不斷變換著姿態。太白繼續前行,來到山下。
沿著蜿蜒的山間小路,過龍潭、涉溪水,一路登高,終于來到廬山瀑布的下面,抬頭仰望,懸崖陡壁拔地而起、直奔蒼穹,從崖頂泉水奔騰而下。
直跌崖底,轟然有聲。仰望飛泉,似玉龍天降、銀河倒懸,氣勢磅礴!太白的詩隨之吟出:“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所以我認為太白寫這首詩時大概就是這么一個由遠及近的過程。
只不過那個漸變的過程被剪切,類似于今天電影中的“蒙太奇”,由遠景直接切到近景!登到此處,汗流浹背。回頭望,不得不感嘆:從山腳下的小路一步步攀爬上來的確巨辛苦。
距離廬山瀑布越來越近,瀑布也更加清晰的呈現在我們面前。瀑布對面的山是文殊峰,峰頂的塔為文殊塔,此為80年代后新建。原塔據推測為北宋后間所建。
明代文學家袁宏道曾游覽此地并記載了文殊塔,著名的旅游家徐霞客也曾游覽這里,并在其游記中如此記載:絕頂為文殊臺,孤峰拔起,四望無倚。頂有文殊塔,對巖削立萬仞,瀑布轟轟下墜。
遺憾的是,原塔1966年“破四舊”時被炸毀。瀑布已經很近了。雙劍峰、文殊峰也看不見了。廬山瀑布跌落下來后,稍作喘息,又再一次摔落下來--形成新的瀑布。
把此張圖片與后兩張圖片一起看,隨著山路不斷前行,視覺也不斷變化,這個兩次跌落的瀑布形狀也由錯落很深的狀態逐漸變成了一條直線。關于秀峰景區的補充說明:廬山瀑布又名開先瀑布。
除了瀑布,景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相傳南唐李璟少年時曾在此筑臺讀書,當上皇帝后,在讀書臺舊址建寺,名為開先寺,意為開了皇帝不在皇宮讀書的先例。
康熙四十六年康熙南巡,手書“秀峰寺”匾賜寺僧超淵,此后改名為秀峰寺。遺憾的是,該寺文化大革命時被毀。此外,還有聰明泉、顏真卿碑等景點。
關鍵字: 歷史 日照 望廬山瀑布 浩瀚 詩仙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