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湖公園
象湖,坐落在南昌市西南角,呈楔形狀,北起將軍閘,南至外環線,東鄰沿江南路,西倚象西堤,全長3.7公里,總面積533.6公頃,綠地面積約322.5公頃,水面積211.1公頃。 象湖風景區是南昌市重點項目之一,于1998年底破土動工,其一期工程用地總面積138公頃,水面積125公頃,綠地12.7公頃,現已形成了環湖一條路,湖心一座島,湖中兩條堤,東北一廣場,西南一組古建筑群,北線七處景的基本格局。 湖心一座島,面積1.9公頃,是紅塵鬧市中心一方凈土,蘇式仿古煙雨杏花樓即建于此,其碧瓦丹柱,斗拱重檐,繡房綺窗,是文人墨客吟詩作畫的聚集地。晴日樓映水中,波光粼粼,雨時煙雨朦朧,令人神往。 湖中兩條堤,長堤與斷堤頗似杭州的蘇堤與斷橋。堤上建有單孔、三孔與七孔三座石拱橋,分別為仰賢橋、思賢橋與棲賢橋,玉石橋欄上題繪并雕刻著與贛有關的歷代名人的生平簡介與畫像。 東北一廣場是沿江南大道與迎賓大道交匯處的三角地帶,起名為灌嬰廣場,并以古城樓為背景,灌嬰將軍的塑像將坐落于此,并將再現南昌首開筑城先河的灌嬰將軍為筑城苦思冥想,嘔心瀝血及眾將士、工匠、勞役揮汗如雨的壯闊場景。 西南一組古建筑群,是氣勢雄偉、古樸典雅的萬壽宮,旁有一塔,是紀念旌陽縣令、道教凈明派創始人、治水英雄、江西地方保護神“福主菩薩許遜而立,相傳塔有鎮水作用,取南昌繁榮昌盛、吉祥安康之意。 北線七景依次為西園、草廬、仿生橋、望湖亭、碧潭、東園、將軍渡(因西晉時大將軍溫嶠在此登岸而得名)。沿東線小路曲徑通幽,小橋流水,垂柳輕佛倒映水中,模紋花壇映入眼簾,六片植物林爭奇斗妍,好一幅自然風光畫面,令人留連忘返。 景區內建有5個碼頭,供游客水上娛樂,泛舟湖中,別具一番洞天。 象湖景區通過點、線、面、帶的精心構建,加之湖面波光碧影,堤上楊柳依依,與高閣、幽林、古城墻、荷花塘交相輝映,渾然一體,盡顯江南水鄉美景。
關鍵字: 保護神 創始人 南昌市 古建筑 總面積 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