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過天晴的通天巖
雨過天晴的通天巖,地面還是濕漉漉的。一到山下,最先跳入眼簾的是迎面飛來的通天瀑,似珍珠落盤,水氣朦朦,誰說那不是匯集天水傾泄而下的自然之物!沿著朝圣者走過的石階拾級而上,仰視那洗涮一新的忘歸巖,好像換了一套新禮服,笑容可掬地迎接我們;那崖沿的滴水,又像是為我們準備的瓊漿之液。站在穿洞口,王陽明的那品摩崖題刻像上了一遍清漆,清新可辯:“但得此生閑,塵寰亦蓬島”,先哲忙碌的一生是多么令人羨慕啊! 趁著客人靜聽導游講解的時機,我漫步走過那被歷史塵封的蔣經國舞廳,背倚龍虎巖,獨自欣賞那雨后一縷縷陽光照射的一棵棵參天大樹,忽然感悟到:人世間萬事萬物陰陽和諧,不就是至美的嗎?陽光穿過茂林,也穿透了我的胸膛。沉思間,客人已到了前面的翠微巖下。我側身站在千年古剎——廣福禪寺的大門前,微微地抬起頭,看那6尊唐代的佛龕造像,有的被雨水淋透了,有的半濕半干,唯有那通天巖的鎮山之寶——“水月觀音”,說也奇怪,竟然滴水未沾,一塵不染,體態豐腴、莊重慈和的玉立在那兒,我情不自禁地合起雙掌念了一句“阿彌陀佛”! 此時的我,猶如初游此山,心想:如果登上望江亭一定別有一番景致。要不,索性離群獨往吧!路,我是熟悉的,從翠微巖起步,繞小路經陽孝本墓,過一道山梁,不到二十分鐘就登上了望江亭(又名群玉閣)。微微氣喘、微微出汗的我,被這至高處清新空氣送來的微微清風一浸,頓覺心曠神怡、疲憊頓消。上了頂層轉至亭東,放眼望去,只見雨后贛江像色帶一樣向北飄去,比平日里更寬闊,更有點波瀾,更有點田漢先生登亭時的壯懷①;再移步亭西南,府視全景,只見雨后群山猶如一群剛剛出浴的少女,穿著墨綠的盛裝,手牽著手翩翩起舞。瞧,遠處那高達9.99米的漢白玉雕——滴水觀音,只露出她慈祥的面容,宛若萬綠眾中的一顆明珠;近處那晃悠悠的情人橋上,依稀可見一對戀人在嬉鬧,那橋下彎彎曲曲的通天湖,靜靜的溫柔的把群山環抱在一起,如詩如畫,令人心醉。雨過天晴的通天巖,山是清新的,水是清新的……我也是清新的!
關鍵字: 天水 朝圣者 洞口 王陽明 禮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