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亙古走來----從另一角度看婺源
中國有句老話叫“靜水流深”,是說,如果你想把一個更好的東西呈現出來,需要有它內在的東西,需要有它內在的力量。“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是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贊美家鄉婺源的詩句。婺源的確有這樣的內在,一向喜歡大山大河的我這次也被吸引進來,都說來婺源就是看油菜花的,我則不然,其實從另一角度看婺源,更是匠心獨運。時間倒退在2007年3月10日。中午時分,來到的洪村。導游介紹是這樣的:位于清華鎮的洪村,是洪姓聚落,北宋初年建村。村莊坐落在一個狹窄而曲折的山谷里,一條小溪傍村而過,跨溪建有三座石橋。村中有光裕堂、三書堂等宗族建筑,“茶規”、“養生河”、“永禁賭博”等碑刻是宗族制度的見證。村中古代盛產“松蘿茶”,村人養生有道,高壽者為數不少,故有“長壽古里”之稱。令人稱奇的是,在如此偏僻的山村里,居然有“四世大夫”之家,足見婺源書鄉“十戶之村,不廢誦讀”確是名不虛傳,古村景色也是的確,可惜給我的印象不敢恭維。難聽點形容就是強盜村,所謂店大欺客,出村時遭遇會車。由于道路狹窄,我們的司機師傅經歷了10級路考。而后一老鄉放下飯碗沖殺出來。“此村是我栽,此路是我開,壓毀我長木,偉人畫像拿來”雙手插腰,橫刀立馬。威風賽過彭大元帥,氣勢壓倒巾幗粱紅玉。終于達到目的,辣妹給了50大洋,買下了這塊珍貴的長木。喜歡這里的大青石板,更愛這里的橋。我沒有遇到結著愁怨的丁香姑娘。像丁香一樣的姑娘為什么要結著愁怨?這個世界有太多的凄清和惆悵。我小心翼翼的接近,怕你在夢中驚醒,你總是感覺和我一起是漫無邊際陰冷的恐懼。詩意綿綿的婺源、情意綿綿的理坑,感覺好愛這樣的你,即使你沒有雪山的神秘、郭亮的威武!我這只曾經滄海的狼瞬間被融化在你的懷抱里。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那么多巷子小路,到底哪條通向幸福?那么多條幸福之路,到底哪條才會無窮無盡?愛情還是甜的,只是不再年少沖動,而印在心底深處的卻永揮之不去午時,一路陽光的大地,我已經看見了春暖花開。理坑,在春天中氤氳而開,漸漸模糊,漸漸移遠。
關鍵字: 東西 中國 婺源 油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