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沒有失望,體驗別樣
早上七點多,站在淋浴頭下,看著流趟到滿目倉夷的手指的泡沫,驀然間,心跳異動了一下,原來,是閃動的腦電波在提醒我,該是回到日復月返的常態生活中來了,而三清山的經歷,已在記憶庫中保存完畢了。周五晚上,枕著車輪在軌道上奔騰的諧音,迷糊地等到了乘務員喊換票的morning call.。接二程晚點的2186次列車,趕到了玉山站,時間是凌晨2點。站外,被二十多個司機包圍,開出租的俞師傅把我們送到了三清山山腳,3點多,在頗感涼意的山下,在雙溪賓館外墻上的地圖邊,幾個人一番指手劃腳后決定了當天在山上的行程。黑暗當中,為了探路,在月光之下,我對老天發誓,對三清山的神女發誓,最近沒干過什么傷天害理的壞事,卻被他們開了一個大大玩笑,結果是當跑在被之前雨水打濕的鵝卵石小徑上時,狠狠地摔了一跤,起身時,已是血流如注的小手指,與看不清有多少處擦傷的雙手。三清山,就這樣先讓我印象極深刻地記住了她。決定放棄等待索道營業,4點鐘,在看門的大狗呲牙裂嘴的狂吠聲中,驚動了看門的工作人員,瞇縫著眼睛,他們為我們打開鐵門后,三清山終于接納了我們去揭開她傳說中的神奇。因為我血的教訓,大家每走一步都小心冀冀,東方拿著一個同樣在凌晨上山的老頭那兒買的登山杖走在前面,我們則一個接一個地用手機照明,深一腳淺一腳地向山上挪動,一會功夫,就開始冒汗。溪澗邊,大家換上了短褲,這時舉頭看到的仍是黑黝的山峰與僅露半臉的月亮,似乎,環境也在為人努力地創造著盡可能長時間的浪漫或是冒險的氛圍。而這,僅取決于不同的心態,腳踩在山階上,意趣正從腳底沖上腦海...一路上除了腳步聲,幾個人輕微的喘息聲,山澗嘩嘩的水聲如此的單純,如此的厚重,自然的力量如此清晰地展示在耳際,漫山昆蟲的低鳴不甘寂寞如同配合主旋侓和聲,這一曲不落幕的音樂表演,熱烈而內斂,歡暢而理制,打消著暗色下的孤寂,讓人心無旁騖…漸漸地,地面開始變得清晰,腳步也變得踏實,再一會,看到了上下運行的攬車,而我們也在一個轉角處看到了第一個有人的房子。同樣一條大狗,乖得不行,山下那條與之相比似乎是來自另外的星球品種。房子是一個客棧,有一對情侶驢友已在洗漱準備了。老板娘在我們買了瓶裝水后,又成功推銷了四碗面條,而那個放在面條里的所謂的純天然無污染的綠色農家特色青菜,是店老板隨意從山階旁的泥地里扯上來的,在我看來那就是雜草,如果有誰識貨的話,請忘了我的無知。補充了能量,到索道上站剩下的五分之二的路也很快被征服了。這段索道上下站之間的山路,如同多數驢友所述,幾乎沒有景色可看,但如果有人希望有更多的登山的體驗,更強的自我挑戰意識所帶來的滿足感,建議可以嘗試一下,或者也在夜色中感受那份心境。最多人選擇的日上山莊,就在索道上站的位置。山莊前平臺上已聚集了不少成隊的游人,正是在這平臺上,目光開始遭遇到遠處圍裹著山巒的云海,冰山一角的水墨山水畫卷就這樣悄無聲息地在眼前呈現開來。而照例地,旅游團導游的電喇叭里也開始不停傳來或近或遠處,關于山體造型的故事與傳說。而日上旁邊的住所,除了云中園,都被折除了,三清山正打算申請世界自然文化遺址,有礙景觀的人工建筑在不停地清除,而山上不能堆放折掉以后的建筑垃圾,所有的廢物,都要用人工一袋袋地扛下去,工人挑下去的東西,都事先過磅記錄,按公斤計酬,每個挑山工,除了一條扁擔,另外還有兩根棍子,一根短一點,架在扁擔下,一手搭在上面,起保持平衡與借助杠桿原理分散受力處負擔的作用。另一根長些,y字型,休息時,扁擔不放下,架在上面,這樣不用再每次用爆發力抬起負重。一個人每次只可能扛一點點重物下去,這是在螞蟻搬家,關鍵是螞蟻很多,而挑山工卻沒有那么龐大的一只隊伍,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工程呢?同樣,山上需要的食物,瓶裝水,建材,也全是這么一點點扛上來的,如果上山前,大家能多攜帶些水或食物,還是盡量多帶些吧。我們的住處選在了女神賓館,在整個景區的右邊,上午的線路是景區西邊的東西海岸與玉京峰。一個當地的小男孩,看上去非常的機靈,帶著山里孩子的純樸,站在西海岸的指示牌前,正在猶豫的我們看到了他要幫助我們的眼神。果然一靠近他要問路,小男孩就打開了話匣子.小孩對大山了如指掌,但是說了半天,我們明白如果光靠這樣的指示,是不可能弄清楚東西海岸加玉京峰不帶回頭路的走下來,然后剛好還要順路回女神賓館方向的線路的,是我們在過于追求完美的路線。小男孩更喜歡東海岸,問他為什么,想了想回答說因為高。之前看過前人的游記,東海岸特點就是海拔更高,更險。西海岸棧道,在踏上這條傳說中建在雄偉山體上同樣雄偉的凌空棧道前,是一段十多分鐘的上山臺階。一個轉角處,再也看不到爬得發絀的臺階,在太陽照耀不到的大山西面,沿著山崖,延伸著無盡的架設在外盤旋的棧道,涼風陣陣,暑氣被頓時驅散。對面的大片裸露的花崗巖山體被陽光涂抹成今人愉悅的金黃色,更遠處,云海在山尖翻滾,而棧道下的山崖,向下鋪展開去的是一片綠樹青蔥的山林。天色很愜意,西海岸棧道上看到的景致險峻而秀麗,遠眺是層巒疊嶂,連綿的山峰,陪伴著的是無時不在的云霧,云天一色,找不到天與地的過渡,是否天工造物,選中這里做為了天地貫通的其中一處勝地。不知是山吸引著云霧亦或是云霧舍不得山,就這么兩相纏綿著,剛柔相呈,虛實相呈,意境幽幽。近觀則是不停出現的奇峰異石,每處都有生動而寫實的名字,名字背后則又是一段傳奇。不要去在乎故事的邏輯與玄迷,沉入這坐大山的胸懷里,風景入畫,人也入畫,故事就是故事。心緒跟隨著這一路的風景,竟也如同這無盡的棧道,越展越開,直到空白,佛講的是無俗無求,心空則悟。三清山為道教修練之所,這仙風道骨的景致應該表達的也是這種品性吧。西海岸棧道依山崖的地勢而建,有些地方非常窄,而護攔較低,如果有恐高癥,靠近護欄時容易頭暈目眩,作為一處著名的景點,這是個不小的遺憾。而隨后遇到的東海岸,護欄就高了幾十公分,更加人性化。在西海岸棧道盡結束的地方,有個便道,非常短的一段泥濘的岔道,通向東海岸與玉京峰,沒有指示牌,路過的旅行團的導游會跟讓他的團員選擇,是繼續向前往三清宮還是經過這里去東海岸。玉京峰在去東海岸的分岔口,海拔1.8k,跟團不會帶著上去,太艱苦。雖然在我們的線路的計劃之中,但在指示牌這里還是小小的躊躇了一番。花了一個小時上去后,才發現一切的付出都獲得了回報,峰頂什么都沒有,幾乎沒有立錐之地,造山運動留下的幾塊花崗巖石堆在山頂,其中一塊刻有文字。但是這畢竟是三清山的最高峰,風光永遠都在最高處,一覽眾山的視角,就已經極大地滿足了心理的預期,爬上山頂時,四周一片蒸云,對面最近的一簇山峰,在云霧的繚繞之中若隱若現,因為連接著這濃郁的云霧,兩座山峰似乎僅是觸手可及的距離,那么遠卻如些的接近。等準備好相機要拍下這個神奇的一幕時,卻發現這云霧已經濃得化不開了,遮住了對面的山石,只剩下一片白茫茫。而這白色的蒸氣,在風地伴送下,也不停地試圖將我們包圍。雖然小有夸張,但在上面還是想到了風卷殘云這個詞。爬一座山峰,得到的是登頂后的成就感,在峰頂看到的風景。更重要的,這一路的期望,這一路的經歷,都在最終有了一個答案,人生是一座最難攀越的山峰,不知誰說過這個話,當攀登一座山峰的時候,人或許就從這個決定,及過程中獲得了對生活的態度的啟示。再從原路返回到玉京峰下面的指示牌時,是中午12點。大批的游人正前往東海岸棧道。天色轉陰,遠處隱隱傳來低沉的雷聲。剛剛跨過前面部分的山階,雨點便開始落下,因為空氣中含的水分越來越充沛,在我們踏上東海岸棧時,四周幾乎已經被濃厚的霧汽籠罩了,在西海岸看到的景色,到了這里就全部隱身在了這白色的幕布之后。東海岸棧道有一處突出的玻璃地面,在平時,玻璃清爽,四周視線通透時,這塊玻璃地板是考驗人心跳的試驗臺,而這會兒,就如同gold說的,跟走在公園里沒什么區別,因為這純白的背景讓人失
關鍵字: 三清山 乘務員 玉山 腦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