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黑虎泉
黑虎泉是因聲和形而得名。泉源為一深邃洞穴,內有巨石盤曲伏臥,上生苔蘚,顯得深蒼蒼,猶如猛虎深藏。泉水從巨石下涌出,湍擊巨石,發出粗獷的鳴響,再加半夜朔風吹入石隙裂縫,驚人的吼聲回蕩于洞中,酷似虎嘯,故名。 疾步向黑虎泉奔去,大約10分鐘就到了黑虎泉下游的護城河,那天濟南的天氣有些陰沉,在河面上飄著一些沒有散盡的霧氣,遠遠望去,真有點世外桃源的清凈。心里想,今天來著了!但是這樣的天氣卻不是很利于照相。 我大概已經17年沒來過這里了,記得上次來,還是剛剛初中畢業,那個暑假,跟著母親一起來的,那時的黑虎泉留給我的印象是幾乎沒有涌出的泉水,護城河里都是很臟的死水,沒有一點生氣。這次來與以前可是大不相同了,由于今年山東的雨水充沛,再加上濟南人懂得了保護泉水對于濟南的重要性,采取各種措施保障地下水位的回升,他們的終于收到了回報。濟南周邊的各大名泉從近兩年相繼復涌,愛泉的濟南人用實際行動保護了環境,當然,他們獲得的回報也讓他們受益蜚淺,大自然用源源不斷的泉水滋潤著濟南。這大概就是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最好體現吧。 黑虎泉與趵突泉、珍珠泉并稱為濟南三大名泉,由于趵突泉已經建起了公園,而珍珠泉則是在省政府的院內,無疑阻礙了它與人們的距離,相反,黑虎泉就在護城河的上游,與外界沒有任何阻隔,所以濟南市民對黑虎泉的感情最深了。每到泉水噴涌的季節,濟南市民都會帶上各種各樣自制的容易,以各種方式來到泉邊,打上一桶甜甜的泉水,帶回家,全家人喝了似乎都會帶來好運。母親小時侯在黑虎泉附近住過幾年,經常聽她說起當年有關泉水的故事,看得出那段短暫的經歷在她心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她說那時的泉水清澈見底,三個虎頭口中的泉水噴的很遠。她和我的幾個姨都是在那里學會的游泳 以前聽母親說過,她從前在濟南住的時候,這里的水是清澈見底的,水里的魚兒在飄蕩的水草中自由的穿梭,河邊的垂楊柳隨風舞動,我曾多么向往這種美景,總以為在城市化高速發展的今天,這種落后時的“先進”還能再現。現在我看到的景色與母親講的有過之而無不及啊!心里的激動悠然而生,我仿佛一下子明白了濟南人為什么這么愛泉。趕緊掏出130萬象素的手機,邊走邊捕捉每一個優美的畫面。 不知不覺中,我已經來到了黑虎泉邊,多年不來,我竟然將泉的位置記錯了,明明記得是在護城河的北岸,可是到了近前,卻發現泉池在河的南岸。未到泉邊,已經聽到了泉水噴涌發出的巨大聲音,看來地下水位已經很高了,泉水的壓力很大。 石洞中的泉水通過暗道從獸頭的口中噴出,當時足有三米遠,水流沖擊泉池發出的聲音非常大。黑虎泉的名字果然名副其實,真的很有氣勢!涌出的泉水溢滿了泉池,流向了護城河,最終流出小清河中。很多市民都用自帶的容器灌泉水,可以想象泉水是多名香甜啊!濟南因為有泉水而有了靈氣,泉水滋潤了濟南人。 黑虎泉的景色的確美麗,從各個角度看到的景色都是那么別致,西面是垂柳倒映在河面;東北面是雄偉的解放閣,濟南戰役的紀念;南面是許多怪石嶙峋;北面是曲徑通幽的小路。幸好我的手機內存足夠,不然這么好的景色不能收入其中,豈不又要抱憾而歸了? 不好,真的要走了,已經14點了,趕緊乘公交去坐班車了,千萬不能晚了,我只能戀戀不舍的離開。這么美的風景只好以后多看看自己的照片了。明年的雨季,我一定還會再來。 黑虎泉簡介:黑虎泉位于南護城河東端南岸陡壁下,北與解放閣相對。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詩》、清《七十二泉記》均著錄。這泉為一天然洞穴,高2米,深3米,寬1.7米。穴由青石砌壘,上有巧石懸掛,下有頑石嚙波,左右秀石錯落。洞穴隱露,從遠處望去,猶如猛虎吼天。泉水涌量僅次于趵突泉,在濟南眾泉中占第二位,最大涌量約4.1萬立方米/日。水自洞中通過暗道由標高27.88米的石雕獸頭口中噴出,形似瀑布,然后流進長約13米、寬約9米的石砌方池中。池中獸頭清末僅是1個,1931年整治泉池時建為3個。池內泉水清澈,青藻漂浮。池北為一水閘,標高6.93米,水漫流形成水簾,泄入河中。--
關鍵字: 內 天氣 護城河 苔蘚 黑虎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