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灣區旅游概況
盧灣概況
地理位置
盧灣區位于上海市中心,全區面積8.03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7.54平方公里,水域面積0.49平方公里。區界北至延安中路、金陵西路,與黃浦區、jingan區交界;東至西藏南路、肇周路、制造局路、高雄路、江邊路,與黃浦區接壤;西至陜西南路、瑞金南路,與jingan區、徐匯區為鄰;南至黃浦江河道中心線,與浦東新區相望。
行政區劃
區境內轄淮海中路、瑞金二路、打浦橋和五里橋4個街道,共74個居民委員會。
人口
2005年底全區戶籍人口31.66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4‰,人均期望壽命為82.13歲。
都市交通 先后建成的延安路高架、內環高架、南北高架和徐家匯路形成了盧灣“王”字型交通主體;地鐵一號線貫穿淮海路,連通上海主要區域;上海第一條公路隧道——打浦路隧道和世界拱鋼第一橋——盧浦大橋溝通浦江兩岸。隨著地鐵9、10、13號線等工程的建成,盧灣的交通將更加迅捷。
歷史沿革
盧灣區區境早在南宋時屬華亭縣高昌鄉。元代劃入上海縣。1900年后,區境北塊被陸續辟為法租界。1945年抗戰勝利后,國民黨政府建立盧家灣區,解放后改為今名。1956年原嵩山區并入,1959年原邑廟區部分并入,逐漸形成現今之區劃規模。淮海中路(舊名霞飛路)商業街橫貫北境。從30年代起,即為上海著名商業街。
歷史上,舊民主革命和新民主革命時期一些重大革命事件和革命家活動,曾先后發生在本區。辛亥革命時期,為上海光復和反袁世凱反動統治,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人三次攻打江南制造局(今江南造船廠)。我國早期共產主義運動如創辦《新青年》雜志、建立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和社會主義青年團等。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境北望志路106號(今興業路76號)舉行。孫中山先生晚年和夫人宋慶齡居住在莫利哀路29號(今香山路7號),期間,在中國共產黨和國際無產階級的推動和幫助下,提出了新三民主義,改組國民黨,開始了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解放戰爭時期,周恩來在本區設立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開展了同國民黨的政治斗爭活動。著名愛國人士鄒韜奮、張學良、柳亞子、何香凝也曾居住在本區。藝術大師吳昌碩、梅蘭芳、張大千、劉海粟等也長期在本區居住,從事藝術活動。
1919年4月,韓國愛國者組織的臨時政府成立于本區,開展抗日等活動。
名勝旅游
盧灣區具有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擁有豐富的歷史人文史跡。區內有歷史遺跡100余處,中共“一大會址”、“《新青年》編輯部”、周公館、中山故居、韜奮紀念館及郭沫若故居等,聞名海內外。區域內還有一批近代優秀保護建筑。
區內擁有星級賓館8家,并以其完善的設施、精心的服務吸引中外賓客。其中新錦江大酒店、錦江賓館、花園飯店等五星級賓館3家。
成功舉辦第十屆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開幕式、上海旅游節開幕式花車大巡游、玫瑰婚典、“感受香港”旅游推介、新年倒計時等大型活動,商業與旅游、文化相互交融,豐富了商業內涵,擴大了社會影響。
都市交通
先后建成的延安路高架、內環高架、南北高架和徐家匯路形成了盧灣“王”字型交通主體;地鐵一號線貫穿淮海路,連通上海主要區域;上海第一條公路隧道——打浦路隧道和世界拱鋼第一橋——盧浦大橋溝通浦江兩岸。隨著地鐵9、10、13號線等工程的建成,盧灣的交通將更加迅捷。
盧灣區旅游局
地址:重慶南路100號8樓806、807、811室
電話:63310493、63310486
傳真:63310496
郵編:200020
復興公園是上海開辟最早的公園之一。八十多年前這里原是一片肥沃的良田,居住著勤勞、貧窮的農民。當時有個姓顧的人家擁有十多畝土地,便在此建造了一個私人小花園,人們稱之為顧家宅花園,這便是復興公園最初的雛形。
1840年鴉片戰爭后,上海被劃分有英、法、日等租界。1900年,法國人買下了顧家宅花園并擴展了10多畝農田,作為法軍屯兵之用。1908年7月1日,當時的法國駐滬機構法國公董局作出決定,將顧家宅花園改建為公園。于是開始進行擴展土地,設置花、樹壇,壘砌假山,修建亭廊,于1909年7月14日對外開放,取名顧家宅公園,也稱法國公園。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法國人陸續撤離上海,1943年7月,日偽政府接管了法租界的行政權,隨之將法國公園改名為大興公園。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改名為復興公園,當時總面積已有119畝,面向廣大市民開放。解放后,政府又在公園內新建、擴建各類游樂服務設施,目前總面積為138畝。
近年來,復興公園新增大量花木,喬灌木總數達140種、1萬余株,其中參天懸鈴木之多,比例居本市公園之首,還有七葉樹、椴樹、楓香等名貴樹木。位于公園中部的毛氈花壇,又稱沉床園,一年四季以各種不同的花色或葉色,配合成地毯一般的圖案花紋,故亦稱地毯式花壇。加之彩色噴泉伴于其中,成為復興公園的特色景區。公園北部的馬克思、恩格斯雙人塑像,是1985年8月5日恩格斯逝世九十周年紀念日落成的,雕像高6.4米,重70多噸。
交通:公交02、17、24、36、42、146、575、780、781、831、864、869、932、933、911、920路、淮海路免費觀光車、游7、10路、隧道八線、大橋一線、原野專線、地鐵一號線可達。
關鍵字: 一號線 中國共產黨 盧灣區 國民黨 法國人 淮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