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角詮釋上海灘的鄰里風情
(飛熊按:很喜歡這張游船列隊沿江岸緩緩駛過)
燈火輝煌的上海灘,酒店不說有成千上萬,也至少有好幾百相當不錯的高級酒店吧?它們不但從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上海國際化的一面,而且更是向八方來客展示了上海這個城市本身。那么飛熊有幸體驗外灘首家indigo,會有什么不一樣的發現呢?讓我們隨鏡頭從四個方面去看一看:
一、公共區域
英迪格(indigo)是洲際酒店旗下的品牌,而位于外灘南部的這家是indigo在亞太區的首家酒店.作為一個以鄰里風情為主打的精品酒店,酒店大堂入口的這幅老城隍廟的油畫和自行車讓飛然回想起了上個世紀的上海。
轉身進入大堂。與之前看到的油畫相比,大堂的前臺顯得要現代不少。墻體起伏的設計與普通商務酒店方正的造型似乎有較大差別。后來飛熊才了解到這些起伏正是江畔波濤翻滾的抽象。而前臺的形狀,正像是在江中破浪的船支。
大堂旁的過道墻壁是一些花花綠綠的鐵皮,聽說是來自于船廠的真正船體,很顯然,這再次強化了上海這個以江、海為驅動的城市特色文化。
不甘心,飛熊又拍了一張。
黃包車,和六個上海風情畫的屏風與門口的油畫和自行車遙相呼應。
一進電梯,看到一幅老上海的地圖,老得連名字都還是用舊式的拼音。
由于地處江畔,所以許多房間都是可以直接望江的,與浦東的高樓遙遙相望。到了傍晚,飛熊會向你展示其美景。
那么,前面提到的鄰里風情體現在什么地方呢?首先,在5樓有一個客人的活動區域,里面不但有書籍可以隨時借閱,而且,當你碰巧帶了一本書來酒店看完了之后,可以用你的書在這里換一本帶走,就像鄰里間互助共享那般方便。
第二,酒店免費提供的不是什么薄荷糖,而是土特產大白兔奶糖。把其作為上海的歷史的一個符號傳遞給那些注重體驗的行者。
第三,酒店里有許多綠色概念,包括用安吉的竹子裝修的墻面,和這樣的竹椅。竹子生長快速且堅硬,是木材的很好替代原料。
第四,在餐廳飛熊看到了這樣像的巨蛋。它是干什么的呢?其實,這是個相對私密的空間,可以放dvd,供數人共同觀看。與一個人躺在房間的床上看電視相比,在這里是不是更有鄰里的氣氛呢?
二、房間體驗
外灘indigo的每間房,都有一面這樣的青磚墻。飛熊想,也許設計者是希望喚起入住者那些歷史的記憶。
與此對應的就是墻頭這幅與豫園相關的圖片。
當然,飛熊更喜歡的,其實是房內的那些看似不經意的小裝飾。像這三個擺在柜頂的小小人像,看似清描淡寫,其實已形象地勾勒出當年上海灘的輪廓。
每間房都有個寬大的浴室。青花瓷色調的墻磚淡藍的浴鹽是不是很容易讓你想起一段上海往事?
梳妝鏡前的燈,也是相同的色調...
這是另一間房,得天獨厚的位置可以把上海新建成的最高樓收入眼底。如果上海第一樓都可以輕松裝入窗欞,那住在這里,就算有天大的事情,又何懼不能成竹在胸呢?
三、下午happyhour
走進接近樓頂的“char”酒吧,首先被一大盆鮮花吸引。飛熊問這是不是香水百合,答曰:是。
當然,作為鄰里文化的一部分,酒吧具有上海往事的氛圍是必須的。
時間剛剛好,酒杯已經準備好了。99元一扎的雞尾酒可以跟3,4位朋友分享,還贈送特色小吃,在這樣的酒店,聽起來很誘人的哦!
更誘人的,當然是從30多層酒吧露天平臺望出去的美景:浦西外灘的萬國博覽建筑和浦東的現代高樓——雖然許多人跟飛熊一樣每天都很忙。不過偶爾到這種地方打發一下時間,有點小貪婪地享受一整下午和煦的陽光,也是充實人生的一件樂事吧?
酒倒上了... ... 雞尾酒是有三種選擇的。
所以飛熊和朋友們喝了一種又一種,直到空杯對江風。
四、夜色外灘
當然,從攝影的角度來講,最賞心悅目的,還是外灘之夜。那些色彩的感覺就像是一個個在上海打拼者,在享受大都市的繁華和成功的同時,心里卻有帶著些淡淡的哀愁。
外白渡橋,上海百年滄桑的守望者。
它的顏色千變萬化,就像歲月的變遷。
而浦東,則成為上海近20多年來崛起的見證。為了在一個地方同時看到浦東和浦西的美景,飛熊又登上indigo酒店之頂,在“char”酒吧欣賞這壯美的景象。
浦西的燈火多為橙色的暖色調。而浦東多是藍紫色的冷色調。這似乎是上海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另一種表達方式。而indigo,則提供了這樣一個絕佳的觀察點,就像它的內部的設計和裝潢也可以同樣讓駐足者對上海“窺豹一斑”。
最后,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浦東奇麗的燈光...和這艘瓢蟲般的游船。美,從來不需要語言就可以表達。
關鍵字: 上海灘 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