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王羲之故居旅游區
王羲之故居旅游區,距寧波75公里,距奉化溪口、新昌大佛寺、嵊州市區各25公里,這里交通便捷,甬金高速掠景區而過。東晉永和十一年,書圣王羲之辭官棄郡,攜妻帶子在此隱居,7年后歸葬于瀑布山麓。近年來,嵊州市政府投入3000多萬元重建了金庭觀、書圣殿、右軍祠、雪溪書院、書畫長廊、書法園林等景點,使王羲之故居旅游區與王氏后裔聚居地華堂古村一起,成為一個以書法朝圣為主題,融尋幽訪古、休閑觀光、修學交流為一體的文化旅游區。王羲之晚年歸隱處----瀑布山 書圣王羲之晚年隱居卒葬之地,為道家“第二十七洞天。唐代文學家裴通稱“越中山水奇麗,剡為最;剡中山水奇麗;金庭洞天為最。墓地四面環山,千巖競秀,萬壑爭流。墓系1985年重修,墓頂圓形。墓圍石砌塋堂,寬敞整潔,有墓道、墓碑、饗亭,墓前右側有明弘治年間“晉王右軍墓碑,稍前有隋尚杲《瀑布山展墓記》碑。1997年8月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王羲之故居----金庭觀 原是王羲之故居。史料載王羲之把瑯琊宅改為普照寺;繼居會稽,舍宅成戒珠寺;終隱金庭,欲舍宅為觀,未果于東晉穆帝升平五年(361)卒。王羲之五世孫王衡,官至太守,念高祖欲舍宅改觀未成,即把金庭故居改為崇妙觀。南齊時,著名道士諸伯玉隱于崇妙觀修煉三十年,齊高帝欲迎他出山做官,稱病堅辭,因崇妙觀規模尚小,于是啟奏高宗明皇帝,得以擴建,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三清殿、金庭道觀、書樓等建筑,為歷代名流雅士所敬仰。書畫長廊和書法園林 景區匯集了大量墨寶,“翰墨芬芳剡水長流書圣跡,蘭亭錦繡爐峰細品古人風。景區內諸多匾額和對聯的書法均出自沈鵬、李鐸、朱關田等書法名家之手;散落在景區四周草坪的數百塊大石頭,上面鐫刻著“雪溪、“桐柏夕照、“墨法、“筆意hellip;hellip;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書法園林風景線. 王羲之后裔最大聚居地----華堂古村王羲之后裔在嵊的最大聚居地,2002年11月,列為市歷史文化保護區。華堂村始建于南宋,明代中期已有相當規模,至清代發展為剡東第一大村。保存的古建筑有廟宇、祠堂、民居、牌坊、店房、橋梁、更樓、池塘、水井、水渠等,其中占地面積大,建筑考究,有地方特色,保存完整的民居和祠廟有近二十座。主要街道、住宅、巷弄、手工作坊尚保持明清時期風格,較為著名的有王氏宗祠、華堂神堂、一清堂、周
關鍵字: 歷史文化 地方特色 大石頭 旅游區 聚居地 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