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崇明島生態公園
十年前,在廈門鼓浪嶼附近的海邊,遙望遠處,金門島依稀可見,山巒起伏,就像海上的波浪。去過許多名山大川,島嶼還沒有去過,面對金門島,萌生了看島的愿望。 “麥莎”臺風過去了,上海恢復了平日的寧靜。崇明島民本中學校長吳衛國,是我的數學朋友,在數學的王國里,我們用抽象的數學符號交流過。他聽說我到了上海,幾次邀請我去崇明島一游。八月十三日,從浦東出發轉車后乘地鐵到人民廣場,換乘旅游五號線,半個小時才到達寶揚碼頭。這時,已是八點二十分了。售票處,人頭攢動,去崇明島的人還真是不少。8:30、9:30的船票已經售完,只好乘10:30的航班。拿著船票,有些無奈,等兩個小時唄。喜出望外的是,衛國這時打來電話:已經聯系好了,火速登船!我們旋即招來一輛三輪車,跳了上去,三分鐘就趕上了就要起航的班船。急匆匆,緊迫迫,開始了崇明島之行。住在長江邊,無數次看著長江滾滾東逝水,感嘆浪花淘盡英雄,吟誦“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的詩句。今天,在長江的盡頭,東海入口處,映于眼簾的是一望無垠的海洋,極目四周,波濤洶涌,大氣磅礴,點點沙鷗一會兒貼著水面,一會兒直竄長空。江水依然是黃漿色的,但很干凈,沒有雜物漂浮其上。向前方搜尋,想找到彼岸——崇明島,能見到你嗎?一片汪洋都不見。經過105分鐘的航程,終于靠岸了。吳校長開來的轎車,已在碼頭上等候。雖然我們未曾謀面,在碼頭上,一位精明干練充滿活力的中年人一揮手,我就認定他就是我的朋友。果然不出所料。臨行前,曾想到送點什么禮物給朋友。君子之交淡如水,就帶上一本書(另外一個朋友熊教授寫的)和一本宣傳冊(上面有我的照片)吧。他很客氣地收下了,當著我們的面,大致地看了一遍,顯得誠實和細心。中午,他約了幾個朋友:一位中學校長、兩位小學校長和另外還有幾位,在一家酒樓接風洗塵。看來這里的人不喜歡喝白酒,正合我意。就喝紅酒吧,此物正相宜。聽說河豚是有毒的,但席上還是上了這魚,還說:“這是你們內地人很難吃到的啊,河豚的血和內臟是有毒的,但肉是無毒的。特意點的菜呢,放心地吃吧。”我夾了幾筷,還是不喜歡那種略帶藥的味道和濃濃的湯汁,同桌的人卻津津樂道。在地圖上看過崇明島,也查過資料,但在心目中總覺得這島不過彈丸之地。須不知,這里跟大陸沒有兩樣,參天的大樹,筆直的馬路,人來人往,車龍馬水,沒有市區那些摩天大樓,更顯得開闊寬敞,充滿田園風光農家氣息。游覽這地方,起碼要兩天以上。主人一再勸說在這里過夜,我還是堅持下午返回上海,游程就顯得十分窘迫了。幾個旅游點中,我挑選了兩個:東部濕地和生態民俗園。之所以選擇看東部濕地,是想看看那碧波千頃的東海,那是多么愜意啊!到東部濕地,開車就走一個小時,這是我預想不到的!一路上,車輛不多,轎車開足馬力,在平展的柏油路上一路順風。兩旁整齊的梧桐飛快地向后倒去,遠處的村落寧靜坐落。前面一堵圍堰,攔住了去路,漢白玉的標牌顯示著:崇明東部濕地。啊,東海,我急切地走上堰堤,投向大海的懷抱。可是,不見海的蹤影,眼前卻是連天接地的蔥綠。堤外,一座彎彎折折的欄橋,顯得很短又很陳舊,帶有古香古色的韻味。那欄橋的邊緣,想必是若干年的濕地的盡頭吧。據介紹,崇明島于公元618年露出水面,迄今已有1300多年。長江攜帶的大量泥沙淤積,每年以143米的速度向東海延伸,增加土地約487公頃。麗陽高照,藍天下白云朵朵,地闊天園,海風輕輕地吹拂,靜寂而安祥。生態農業村是崇明島的一項旅游重點內容。村落路的兩邊,夾竹桃熱火地開著紅色的、橙黃色的花。翠綠的冬青樹齊刷刷地站著,池塘邊的垂柳隨風搖曳。漂亮的電瓶車,載著游客來回穿梭。抬頭望去,雕龍畫鳳的古代亭閣和現代的摩天轉輪,在花木簇擁中屹立著。民俗村坐落在樹林掩蔽之中,一座平板小橋通向小村,橋下是潺潺流水,橋上是濃密的葡萄架,兩架水車悠閑地躺在那里。進入村莊,十幾間茅草棚圍成一圈,中間是黃褐色的細沙般的軟地,掛著小孩們玩的鐵圈,還有木制的高翹。小棚是島上的蘆葦搭成的,冬暖夏涼。各個小棚內展示不同的擺設,有耕田的犁耙,織布的機子,還有秉著花燭的洞房,別有情趣。不遠處,是木化石館。來自于緬甸、印度以及國內新疆西藏等地的碩大的木化石,鬼斧神工,腐朽成為了神奇。木雕更是令人令人嘆為觀止,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孔雀開屏的木雕,栩栩如生,展現著飄逸瀟灑。前衛村農家游是這里的一個特色旅游項目,“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嘗甜蘆粟,讓久居市區的人們有一種回歸自然的感覺。前衛村不同于島上別的村落,現代化風格的三層樓宅院一座挨一座。門前掛著燈籠,有兩盞燈的,有三盞燈的,表示不同的接待級別。2004年7月21日,胡錦濤總書記視察前衛村時,到537號的浦家作客。我們到這里時,浦大媽不在家,她的老伴宋老伯接待了我們。宋老伯,面容慈祥,說話時滿臉純真的笑容,給人以一種純樸、親切的感覺。浦家的一樓,有客廳、飯廳和洗手間,很整潔。客廳的正面墻上,掛著總書記與宋老伯的巨幅照片。相翕下是農村常見的長型擱板,放著暖瓶和茶杯。客廳中間有一個方桌,四邊是四條長凳,樸素大方。我們興致勃勃地邀請宋老伯一起照相,留下這感人的一瞬間。下午四點半鐘了,我們要趕五點鐘的船呢。汽車輕快地行駛著,前方總有一灘水,明晃晃濕漓漓的,好象下過雨,可惜那是視覺的錯誤,實際是陽光反射的結果,但給人以清涼。車內涼蔌蔌的,車外的樹微微地搖動。電話傳來江面上起六級風的信息,快艇停航了,只能輪船返回。到達碼頭時,五點差五分。在輪船上,遠望岸上的房屋,默默地向崇明島道別。匆匆一游,依依難舍,留下了再來一游的空間。
關鍵字: 上海 廈門鼓浪嶼 崇明島 波浪 金門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