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西湖
潮州西湖,山倚湖蒼翠,湖傍山青黛。昔時是潮州古城的護城濠,俗稱“城壕池。今天隨著城市建設重心的西移,這里已成為古城區與新城區綠色的分水嶺,也是名城騰輝一脈相承的紐帶。在貫徹實施“保護古城區,建設新城區 的城建方針中,兩者當互相兼顧、齊驅并進。假若潮州的城建規劃已定位在山水園林式之中,那么,西湖便是古城區一片碧綠的園林肺葉,堪稱新世紀環保城市的綠色明珠。西湖古昔是韓江的支流,也是崩堤沖成的瘦大湖。據《方輿紀要》載:“綿亙十余里。到了唐代筑了北堤,才把它與韓江切斷,成了寬闊長形的大湖。唐肅宗乾元年間(758-759年),皇帝下詔,天下臨池帶郭處設置放生池八十一處,這西湖便是其中一處(過去西湖山麓尚刻“放生二字,現在湖心亭南側有一池,稱為放生池)。因與西湖依傍的葫蘆山,對護衛古城有天然屏障的作用,歷代官府均重視對它的修筑、浚疏。值得一提的是南宋時知軍州事林
關鍵字: 一脈相承 分水嶺 城市建設 新城區 湖心亭 葫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