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大旗頭古村
三水區樂平鎮大旗頭村古建筑群位于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樂平鎮,是清代廣東水師提督鄭紹忠所建。它建于清代光緒年間,是粵中地區較有代表性的清代村落,至今保存完整。該村是一個方形的布局規整建筑群,總面積10000平方米。全是姓鄭的一個家庭聚居,故又名鄭村。該村民居、祠堂、家廟、第府、文塔、曬坪、廣場、池塘兼備,聚族而居,布局協調,風格統一。建筑群均采用硬山頂鍋耳式封火山墻,內部布局采用廣東民居典型的“三間兩廊式。村內的“古鍋耳屋群現存的清末民居約有200余間,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因屋墻形似鐵鍋之鍋耳而得名。整條村統一興建,規劃整齊,部分大宅更以雙層花崗巖石筑成,中間夾有鐵板、鐵枝。其堅固程度,耗資之大,構思之巧,令人嘆為觀止。置身其中,追古撫今仿如時光倒流,令人流連忘返。2003年10月9日大旗頭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聯合發文授予全國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稱號。2003年12月26日又被佛山市政府授予“佛山新八景特色景點開發前景稱號。三水大旗頭古村最突出的一座建筑是quot;振威將軍家廟quot;,主人是清代的一員武將。家廟前臨半畝方塘,匯集整個村的地下水,取四水歸塘之意。塘基砌以石坎,突出部分形如壺嘴,塘邊建一個筆形古塔,名文塔。塔下有兩方石,大者高3尺許,形如硯,小者方塊狀如印,形成一組quot;文房四寶quot;的景觀。該村的建筑群密集而規整,內部布局是當地常見的三進深院落,外部以小巷分隔,縱橫交錯如棋盤。內巷均以條石鋪砌,排水眼都統一鑿成錢眼的模樣,排水孔下連quot;滲井quot;,泄入暗渠,流進池塘,地下排水系統相當合理。全村建筑分三部分,村頭為象征“文房四寶的文塔、水塘、地堂、大地,村前為鄭氏宗祠、建威第、鄭氏親祠和振威將軍家廟及寬闊的麻石廣場、水井,其后是住宅區。整個建筑群為水磨青磚建筑,巷道全為花崗巖石板鋪砌。其建筑、排污、防盜、逃生等方面的規劃相當合理,令人稱奇。據悉,該村是華南地區保存最完好、最有代表性的清代民居建筑群落。現在村里面還有慈禧太后親筆書寫的牌匾。
關鍵字: 樂平鎮 全國首批 華南地區 國家文物局 建筑群 文房四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