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僑居—陳慈黌故居
陳慈黌(音hong)故居,始建于清光緒二年(1876年),占地面積2.5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68萬平方米,共有廳室506間。以潮汕民居的四進駟馬拖車為主體,是典型的近現代民居建筑。進門后的庭院很是寬敞,左邊是主宅院,右邊應該是工人房。這是什么?這就是以前的防盜門。雕花的檐木。中西合壁的風格。精美的屋檐。屋子的后巷,我猜那排房屋是傭人廚房或存放農具的地方,這小巷有遮雨的屋檐還有排水溝。整個二層是通過走廊貫穿的,迂回曲折。登上第三層,可以望見許多屋頂層層疊疊。文化大革命期間,這里曾被借用為“粵東地區看守所”,當時的潮汕黨政領導曾被選擇派囚禁于此,墻上的毛澤東像及忠字就是當時的遺跡。從二樓一小窗望出去,有一蓮池。傍晚時分,斑駁的外墻。碓臼是舊時舂米的工具,由龍眼木和油麻石制成。用腳操作的稱腳碓,用手操作的稱手碓。舊時潮人曬谷場上必備的農具,杉木制成。主要部分有鼓風箱和漏斗。操作時,谷殼由上漏斗傾入,轉動風輪把手,稻谷流下,經風吹,重者為谷米,直落下漏斗;輕者為秕糠,隨風揚。舊時磨谷取米的工具,由竹、木和泥土精工制成,分上下兩墩。下墩樹一木軸套住上墩,上墩兩邊各有礱耳。人們操作時,用礱臂鉤在礱耳上旋轉推磨,使稻谷脫殼成米,米和糠從礱周圍均勻灑下來。用來磨米成粉成漿,用以做。此工具以花崗巖制成,分上下兩墩。操作時,以手推上墩旋轉。我拍不到這一角度,能拍到這角度的地方不讓游客上去,再說,當年的a95也沒那能耐。原作:如果
關鍵字: 占地面積 建筑 潮汕 防盜門 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