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嚴關
亦稱炎關。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桂林市興安縣嚴關鄉嚴關村。始建于何時,其說不一,有說建于秦,有說筑于漢。現存嚴關自明崇禎十一年(公元1638年)以后多次維修。關口筑于獅子山與鳳凰山之間。關門中,兩旁城垣連山。垣高5.3米,長43.2米,厚8.23米,內外砌以青石,中間填土。關門分前后兩重券拱,門高4米,中間露頂,其上舊建門樓。關門的內外門額上,嵌有清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興安知縣商昌題刻“古嚴關三個大字。由于嚴關形勢險要,歷來“嶺南戰事,嘗系于此。如宋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宋將馬暨率兵三千駐防于此,阻擊南下元軍;南明永歷四年(公元1650年),張同敞督兵防守嚴關,抗拒清兵南進;清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農民軍將領李定國揮師破關,大敗清定南王孔有德。嚴關又是南北交通要道,歷代名人經過此處,題詠甚多,如宋代著名詩人李師中、張孝祥、范成大、劉克莊等,均有詩章留傳。關北田野中有一孤石,傳為宋代楊八姐上馬石,上有前人詩刻多件。關西山崖上亦有宋明以來游人摩崖十余方。尤其是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桂州太守程鄰、嘉定九年(公元1216年)廣西提刑方信孺的“嚴關題榜,形制巨大,書法古樸,是很珍貴的藝術品。
關鍵字: 興安縣 鳳凰山 文物保護 桂林市 獅子山 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