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彩山之六
疊彩山之六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疊彩山峰頂叫明月峰,1963年1月29日,時年77歲的朱德元帥和87歲的徐特立先生游桂林時,曾健步登上了疊彩山的明月峰頂,并留下了唱和詩,詩的手跡刻在峰頂的崖壁上。 朱德元帥《登疊彩山贈徐老》詩云: 徐老老英雄,同上明月峰;登高不用杖,脫帽喜東風。 徐特立先生《步朱德同志韻》詩云:朱總更英雄,同行先登峰;拿云亭上望,漓水來春風。 朱德(1886—1976),原名代珍,字玉階,四川儀隴人。1922年到德國留學,并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參加領導“八·一”南昌起義。在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先后擔任紅一軍、八路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新中國成立后,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全國人大委員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1976年7月6日在北京病逝。 徐特立(1877—1968),原名徐懋恂,又名徐立華,字師陶,湖南長沙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1913年任長沙師范學校校長。1919年到法國勤工儉學,1924年回國后創辦長沙女子師范學校。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加入中國共產黨并參加南昌起義。新中國成立后,歷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全國人大委員會委員。曾任毛澤東的老師。1968年11月28日病逝于北京。 87歲高齡的徐特立在攀登四百多級石階到達疊彩山的最高峰……明月峰,獨自行走,而不用拐杖,可謂老當益壯。朱總在詩中稱徐老為“老英雄”,一語雙關,點明了徐老不僅是登山英雄,而且還是革命老英雄。古人作詩,于修辭煉字上最注意的是句中有“眼”,也稱作“詩眼”,是指詩句中精彩傳神的字。“脫帽喜東風”是全詩的詩眼,不僅形象逼真,而且意味深長。“喜東風”也是語意雙關,一是指大自然的涼風給人帶來舒適的感覺,二是對祖國大好河山和國家的美好前途由衷喜悅心情的描繪。 徐老根據朱總的韻腳,作出和詩。“朱總更英雄”一句,首先表明徐老謙虛謹慎,徐老稱贊朱總不僅登山是英雄,更說明朱總一生革命到底,不愧為中國人民的英雄人物。“同行先登峰”,指朱總登山時走在前面,而更深層的含義是指朱總在革命年代沖鋒陷陣。“漓水來春風”也是這首詩的詩眼,表面是指漓江水在春風吹送下,緩緩南流,深層含義是指桂林迎來了祖國形勢大好的春風。 從這兩首詩中,可以看出兩位革命老人惺惺相惜,體現出他們樂觀的生活態度、豪邁的革命氣慨和高尚的革命情操。 在新的一年里,祝福大家都有好心情,像這兩位革命老人一樣健康長壽。
關鍵字: 疊彩山 英雄 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