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張氏懇親大會
4月28日上午,操著不同口音的參加世界張氏總會第二屆懇親大會的海內外千余名張姓后裔,相聚張姓祖居地濮陽,在濮陽縣揮公園公祭張姓始祖揮公,以此紀念他受封得姓。
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張克輝,省領導張世軍、張以祥、張洪華、馬萬令,市領導吳靈臣、梁鐵虎、徐教科、李朝聘、黃廷遠、孔德欽、張炳如、范修芳、安建軍、李萍、王海鷹等,以及世界張氏總會會長張曉卿和各位名譽會長、副會長、理事出席了中華張姓始祖揮公受封得姓紀念大會。
參加紀念大會的海內外張姓后裔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美國、西班牙和香港、澳門、臺灣等13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21個省市區,共40多個代表團、1300余人。
上午10時,紀念大會正式開始,各代表團列隊進入會場。國家、省、市領導和世界張氏總會負責人為揮公大殿落成剪彩,并向揮公像敬獻了花籃。世界張氏總會會長張曉卿宣讀了祭文,全體張氏宗親行祭拜禮,向揮公像三鞠躬。隨后,國家、省、市領導和全體張氏宗親合影留念,植樹紀念并在揮公園進行了參觀游覽。
根據史學界的考證,張氏得姓始于揮公,揮公系黃帝之孫,顓頊之堂弟。揮自幼隨其父生活在帝丘附近。后輔佐顓頊,始制弓矢,功勛卓著。帝顓頊封其為弓正,亦為弓長。賜姓張氏,揮遂成為中華張氏始祖,濮陽成為張氏先民最早的祖居地。
千百年來,祖居中原的張氏部分先民因受水災、戰亂的影響而被迫遷至全國各地,繼而星散至東南亞各國及世界各地約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海外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有人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張姓人。”據統計,目前世界上共有張姓人口1個多億,僅次于李王二姓,是世界第三大姓。
世界張氏總會2003年11月在馬來西亞成立,其宗旨是:“敦睦張氏宗誼,弘揚中華文化,增強團結交流,推動人類進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兩岸統一。
時間:4月26日—5月27日
關鍵字: 中央主席 公園 張克輝 濮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