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老朱、地瓜燒
我上開封找老朱喝酒去。 我改稱閑來沽酒為老朱了。他還挺樂意我這么喚他。他詫異的看著我背著包,還拖著個大拉桿箱出站:你你你,來這幾天帶那么多東西? 我趕上了返鄉過節的人流,火車上那個擁擠勁第一回碰到。比十一那回坐車去萍鄉還要厲害。到站后根本無法下去。需要提前一個小時甚至更多的時間來擠出那短短的幾十米。不斷有呻吟聲此起彼伏。“我的腿我的腿,我的包我的包……”。 可憐那些在異鄉漂泊的人們,回一趟家太不容易。每個上車的人,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能進得車廂來。他們的背負沉重而巨大。體積龐大的塑料箱子,半人高塞得鼓鼓囊囊的牛仔背包,圓油漆桶等都是最常見的行李。而這些東西哪里還有地方放呢。連人都快沒地方站了。 可憐那些嬰兒,臉上都是淚痕。大人們買不到坐票,只能站著蹲著,40多個小時,我無法想象。我一步都不能挪,連上廁所也最好忍著。因為根本就擠過不去。 我告訴老朱,火車上人很多。他罵我:真不知道怎么說你,買坐票過來。我想想自己這十多個小時還算是好的。雖然到徐州后被擠著站了三四個小時,但和那些無座而疲憊的人比起來,已經是夠幸運的了。我請老朱代買回程票,說座票行了。他還是幫我買了臥鋪,說回去更擠,你還要上班,不要太累了。 我幫那個男子拖了一個拉桿箱出站。他是開封人,在上海倒騰服裝回去賣。我在補票處等著補徐州到開封的票。只見他滿頭大汗的上車來。兩個大拉桿箱加上一個牛仔背包。臨近開車,架子上,座位底下已經堆滿了東西。 聽旁邊的人說,剛剛上車時那個擠啊,真是嚇人。男子理個平頭,個子不高,很焦急的樣子。我看看行李架那兒有些箱子很小,便拍拍他說,你跟人家商量,把你的箱子放在下面,讓人家的箱子壓在你上面。這趟車是去四川的。老鄉們還是比較樸實。紛紛幫著他把箱子抬上抬下的,只有一個長相尖瘦的女子不滿的要求那男子不要碰她的包,說里面是電池,碰壞了他賠不起……終于把所有的行李都安置好了,男子也松口氣。 火車已到昆山,卻還沒見到那個補票的女人。她只出現了十分鐘,皺著眉頭對著帳本計算了好久,才在眾目睽睽之下不知躲去了哪里。我站在那里傻等著。前兩天去蘇州坐的恰巧也是這趟車,蘇州站上來的人那叫一個多。我怕一會兒擠不過來。那男子也站著等補票,我們便聊起了天。 他看看我的票說你有座就先坐去,就算下了車再補也沒事,并說自己是無座都不怕。這時餐廳來人吆喝茶座的生意,我便推推那男子,最后一個位置總算讓他得了。總好過在這里挨一夜。 等補票時有個老頭,年紀很大了,拿著根扁擔。旁邊的老鄉用四川話和他聊天,才得知他被人騙,去成都的票被換成了到昆山的。看著車廂里滿滿當當的人,心里很酸楚。他們的臉上滿是歸途艱辛的無奈。每個人上車,行李都須費力舉過頭頂才能蟻行。他們的腳邊,放著方便面,水等幾十個小時的簡單食物。在這樣的車廂里,列車員是不出現的,所有的人早已沒有了作為乘客的尊嚴,只是被胡亂塞在開動的車廂里,期待著回到那個叫做家鄉的地方。 田野里蒙著霜,天色微微發亮,枯樹一根根的立著,白霧里有早起的農人。這是中原的冬天啊。 離開封越來越近了。我取出黑陶哥的新書看,時間不再顯得漫長。這里的天亮得比南方遲些。快下車時,好不容易擠到門口,包都沒地方放。那平頭男子站在門口,叫住我,把我的包接過放在他行李上。他的一個拉桿箱在上車的時候擠壞了,只能扛在肩頭,下車后我便幫他拖一個。開封站出站的路還挺長,我倆終于把兩個大箱子弄出了站。那男子對我說:開封是個小地方,生活很慢,有點臟…… 我在火車上看到河南人,他們的長相很有特點。五官和臉龐輪廓清晰。居然有個人長得跟電視劇《紅樓夢》里演賈鏈的那個演員一模一樣。我忍不住一看再看他。這是我第一次來到中原大地。空氣清冷,車站的“開封“二個大字分外醒目。2700年歷史的古城,我很向往。火車晚點半小時。久等的老朱看看我說,餓了吧,喝羊肉湯去。我看看老朱,還是穿著那件藍色的沖鋒衣,便問他:你就老穿這個啊。他說,我們又沒工作服。 來到清真寺。古樸而斑駁的寺門寺頂吸引著我的目光,但我還是迅速被那些路邊熱氣騰騰的小吃攤勾去了魂。老朱跑來跑去,一會兒便端來白切羊肉湯二碗,并塞給我饃一塊,筷子一雙。 羊肉湯很燙。我邊吃邊東張西望。對面昏暗小店里獨坐一老頭,喝著燒酒就著小菜當早飯。清真寺前賣各色雜貨的攤子很多。隔壁鋪子寫著:丸子,四味菜,鹵牛羊肉……。老朱吃飯速度很快,還幫我取來了相機拍照。可能是這里太冷的關系,我的手機和相機都罷工了。 我喝得一滴湯都不剩,被老朱夸獎。不好意思的承認:不浪費糧食是種美德。老朱只得把本來要扔掉的,咬不動的一點點饃硬給咽了下去。 老朱總是說:你有時間的話,趁我還在,來河南打秋風吧。十一前古古想來,但我已定了去武功山。接著年假又去了云南,古古為此有些生氣。她想來河南。我對老朱說,今年的假期都用完了,秋風是不準備打的,有時間就來看看你。我問古古,我們元旦去河南好么?老朱正好還在那兒。古古那會答說時間還早,定不下來。 有一天,老朱忽然發來短消息,說古古這周末要來開封,你來么?我很詫異。因為古古并沒有告訴我。我回老朱倆字:沒假。我平時沒雙休,也只能等到元旦申請不加班了。老朱說:本想一鍋端的,唉……這家伙一定恨死了。青山是最早去的,接著是古古,后來才知道醉翁同志也悄沒聲的跟著一起去了河南。青山稱老朱為三陪。 老朱得知我終于決定來河南,大為高興。直說放心吧,他會安排好的……我說安排啥呀,我就一個人隨便走走好了。只想去個朱仙鎮,你有空就一起來玩,別耽誤了工作。他說什么意思啊,我知道你來了還能放你一個人過去。老朱說這話時很大男子,我喜歡。 本來我想請幾天假,把河南好好走一走。但領導說業務忙檔到了,從三月份起才能使用09年的休假,除非不可抗力。徹底粉碎了我的美夢。所以我只能在開封呆三天。我很散漫,又懶得跑動。就想去看看老朱,一起喝喝酒抽抽煙聊聊天。從云南好不容易帶回來的葡萄酒還有小半水壺,青稞酒也只剩這最后一飲料瓶。老朱饞這個呢。 老朱在上海有個粉絲,叫小田。是我的同事。這家伙看了老朱的游記,那叫一個崇拜。老說他寫得怎么怎么好,看了怎么怎么長知識。老朱去轉經前,來上海,青山請客送行,小田也去了。那天她笑個不停,特別是和偶像合影的時候,那叫一個瘋。她告誡我:你別跟個母老虎似的,人家安排好了你就從了吧。我這個人,一向不容別人來安排我的行程。我逼著老朱答應我只在開封和朱仙倆地呆著,我一點不想趕來趕去的。如果有時間,我也想去洛陽,去龍門石窟,去鄭州博物館,去少林寺,去……但我只有三天,還是免了吧。他問我:你想去南太行是吧。我沒好氣地:三天去什么南太行,不去。 老朱開車,說,朱仙鎮那個地方,你去了就知道,別提住一宿了。而我本打算在那里迎接新年。他告訴過我開車只要二十分鐘,我說那我們騎車過去吧。我想那么近,走路也可以吧。老朱沒搭理我。過會兒才說,哪里去找自行車啊。車子駛過開封市區。低矮的房子,穿著厚厚冬衣的人。陽光倒是很好。讓雨神我很是滿意。 我和老朱是因為青山而相識的。青山九月要去外轉經,五一前在攜程上發貼找伴。老朱看到就報名了。還捎上了他的好朋友老王。后來青山手受傷去不了。老朱和老王心很誠,堅持要去,挺不容易的平安回來。七月的時候,青山,老朱,古古和我四人去長城走了一遭。說實話,那回我對老朱的印象很一般。因為他和青山要趕車提前下撤了,讓我心里堵得慌。 我曾和古古說,你看,你看,這男的長得還不錯。我們在msn上談論長城事宜時,看到老朱穿著寶藍色沖鋒衣的頭像,私下里嘀咕。古古讓我小聲點,別讓人家看出我們的好色來……我看到老朱就會想起一休里的新佑衛門,動畫片里那個男子也是在下巴這里有個凹進去的地方。而且老朱還有美人尖。哈哈,他前世很可能是個美女。 我和老朱道貌岸然的坐在車里。我不斷喊著,自行車啊自行車,這么好的騎行路線……老朱不以為然。經過城門時,老朱說,這是“新門”。我很喜愛,不斷拍著照。 朱仙鎮早有耳聞是出木版年畫的地方。那天在地圖上看來看去,瞄到了這個地方。過了兩天,意外收到老朱寄自那里的實物,讓我好一番驚喜。在老朱郵件中,得知朱仙鎮原是中國四大名鎮之一,歷史可追溯到戰國。年畫的歷史有1200年。朱仙鎮傍著賈魯河,水路轉淮河可遠達揚州。自唐宋以來,一直是交通要道。明末清初是最繁榮的時期。 而開封的名字源于春秋時,鄭國莊公選了朱仙鎮修筑儲糧倉城,取“啟拓封疆之意”,定名“啟封”。漢代景帝時(公元前156年),為避漢景帝劉啟之諱,將啟封更名為開封。如今繁華已是過去,我只看到清淺的運糧河默默流淌。 老朱常去的那家天成老店門口,放著烘好上完色的木版年畫。陽光下它們散發著溫暖鄉土味兒。朱仙鎮的年畫和其他地方的不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以礦物,植物為原料。線條簡練,造型古樸夸張。題材和人物源于民間故事、神話和戲曲等。我很喜歡財神的那張和 “三俠女”,普通的門神也很好看。用色飽滿,人物生動活潑。 老朱寄來的年畫是特別的,他把第一道工序黑胚保留下來,套色時,每種顏色保留一張,直至成品。為此,老朱很自豪的說,這個方法他可是獨創。老朱說走吧。我其實很想在這里多呆一會兒,做年畫的老人們臉上很平靜。 我們去了鎮上的岳王廟。這是全國四大岳飛廟之一。老朱告訴我,朱仙鎮是當年岳飛的成敗之地。朱仙鎮大捷后,原可收復開封,但賣國賊一天十二道金牌令其收兵。岳飛嘆:“十年之功,毀于一旦”。這個廟建于明代。牌坊和岳飛的手跡碑刻都保存完好。我感嘆著岳飛可真是文武雙全啊。“虎父無犬子”,他的幾個兒女也有出息。唯一的女兒銀瓶為岳飛蒙冤遇害而上奏無果,跳井自盡,可惜可惜。 我愛岳廟大殿外磚墻的顏色,淺紅色落滿塵土。紅墻邊有秋千四架。我跑過去蕩了起來。仰頭望著藍天,陽光多么明亮溫暖,照進我的心里。老朱也來玩,這個家伙太重了,秋千架吱吱叫。我嚇他:要斷了要斷了……老朱藍色的身影在泥土、陽光、紅墻中穿梭。他笑了起來。 廟外有集市,賣著各色百貨,熱鬧非凡。老朱說:瞧,朱仙鎮就這么點地方。我說和我去過的青州倒也有些相似。臨近中午。老朱象看過行程表似的,說黃河邊你一定要去的,我們到那邊吃飯吧。來前,老朱懇求我:來河南聽他的,去蘇州聽我的。我回:中。 在車里看朱仙鎮上搭著的簡易舞臺,喧囂的流行音樂聲中,一個身著翠綠色衣服的小妞正在盡情跳舞。臺下人都看得目不轉睛。老朱笑:這里都這樣,都這樣……駛向黃河邊的那條道兩旁載滿了楊樹。光禿禿的站在淡藍天空下的黃色土丘上。老朱說:喏,北方的冬天就是這樣。我喃喃自語:要是騎行該多好…… 黃河水很淺,冬天的關系吧。但水流依舊是迅猛的。卷著一個個小漩渦。岸邊泊幾張船。老朱很熟悉的和老板打招呼。要野雞。我笑。問他,知道野雞在我們那里是啥意思么。老朱說古古青山醉翁都是環保主義者,不吃這個。沒有野雞,好象要了個柴雞。還有黃河鯉魚。丸子是這里的特色。用蔬菜做的,炸過,很好吃。魚的做法是先用油炸脆,再用醬燒,味道鮮美。雞是辣的,肉不肥。菜的量好大啊,我們都吃不完。就著深紅色的葡萄酒,坐在陽光下的船里,暖洋洋的,聊天。吃老朱從家鄉臨海帶來的甘甜桔子。 飯罷,提了水壺去岸邊喝。河南人民喜歡喝白開水而不是茶。坐在草地上,看著黃河。風還是很大。老朱喝過酒臉紅紅的。我們找了避風的地方坐,我躺下來,天還是藍。老朱說這樣好的天在開封很少見。是咱人品好。我答。 吃飽了飯的午后,我忽然很困。老朱罵:你昨晚沒有好好睡。如果是臥鋪現在精神就要好多了……他非要我去什么地方休息一會兒,我不肯,說要四處走走。其實我在車上起碼睡著了三次。老朱每次都說:看看,看看…… 回到城區,老朱把我帶到山陜甘會館。他說,你肯定喜歡這個。因為我在朱仙鎮盯著老店外的一塊石雕轉不開眼。這個會館是清代山西巨賈會同陜西、甘肅旅汴同鄉,于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集資興建的集會場所。里頭確實有好多可看的磚木雕刻。老朱指給我看那大殿門口垂下的,用整塊木頭雕成的結霜葡萄。還真是很象。他說最喜歡的還是那九條龍,麻繩雕得太逼真了。 這個會館供著關爺的像,進門的照壁上寫著“忠義仁勇”四個大字。這是中國人最為崇尚的精神,幾千年來不變。 在一個館里,看到了開封以前的城區模型。外城、內城、皇城三道城墻、三條護城河。人口密集達150萬。這個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千年以來,經歷了省會搬遷,黃河改道。2700年的歷史,經歷了七個王朝:戰國時的魏國、五代時的后梁、后晉、后漢、后周以及北宋和金。曾被稱為:儀邑、大梁、汴梁、東京、南京、北京、汴京等。據考證,五千多年前,開封城附近就有先民居住,以農牧為主。而現在,開封城下13米共埋藏著六座古城。我和老朱談起這個,很是感慨。 轉出來時太陽還沒落下,這里的天倒也暗得遲些。我拍著衣服里里外外沾著的草屑。在黃河邊躺著蹭上的。老朱說:這個不用弄,過幾天就掉了,我都這樣。他又說,我們去河南大學看看吧,我很喜歡那里。來前,我說不想走馬觀花,老朱說,我又不是旅游團。我說,看你挺象河南的托。 但是他的腦子確實好使,歷史的那些都能講得頭頭是道。有點過目不忘的神奇。偏我又不愛學習,只知道看些花花草草什么的。冬冬得知我要去河南,說他想去鞏義。我說那是啥地方,在哪。冬冬說,河南呀,八月寫的游記你沒看啊。我說沒仔細看。他說哦,原來你是半瓶子水啊。 河南大學老校區的校門是古典式的,凝重古樸。我叫著好看好看,老朱就把車開進去了。他停在廣場旁。后面一排他說是外國人造的小樓真是有味道。夕陽的光線照在上頭,干枯的樹枝交錯著。有種身在異國的感覺。廣場很大。我看到了操場,說我們跑步去吧。老朱笑,你又跑不過我。我說,不試試怎么知道。我們進了跑道,這里的視野真開闊。能看到羽毛球館,小洋樓,樹林,土城墻和溜冰場。有人在草地上踢著足球。老朱愛這個,一直在看。他笑我,你就這速度跑馬拉松,是走的吧。跑了七八圈,很爽很爽,身上也有些熱了。 天色暗下來。老朱帶我去看鐵塔,他說,在這兒看看就行了。建于北宋皇佑元年(1049年)的鐵塔的外身是褐色硫璃磚砌成的,混似鐵鑄,氣勢雄偉。塔高55.88米,八角十三層。開封舊景中曾有“鐵塔行云”一景,是開封現存最高的古建筑,也是開封精神的象征。我們在那里說了會兒子話便在暮色中離開了。 晚飯吃的是重慶小天鵝火鍋。我在上海時也愛這個。老朱真是恨不能在短短三天里讓我游遍,吃遍河南。充實啊。中原人民的酒量我算是見識了。老朱說當地人到飯店吃飯都自帶酒。我看見鄰桌那女的,和男人干起杯來是白酒一碗碗的,一仰脖子,沒了。看得我汗,我是一直在抿。老朱倒是喝得快,我說你慢點,還要開車。他說習慣了。晚上我們喝青稞,不知不覺喝光了。中原人民的菜量也好大。全是大盤裝的。我和老朱都愛火鍋,口味驚人的一致,吃喝甚歡。老朱說:我最煩那些這也不吃,那也不吃的人。我嘿嘿笑。 飯畢,又去夜市逛。他說你可憐哪,啥都沒見過。天太冷,如果是夏天,我們就坐這兒弄點吃的,喝喝啤酒。他給我解說一樣樣吃食。可惜我吃不下了,光流口水。買了杏仁茶和冰糖熟梨分食。夜寒,吃得暖融融的。老朱說快吃快吃,一會兒結冰了。夜市上有鋪子在打花生糕,用紅紙包著賣。好看又好吃的樣子。老朱告訴我,在開封好多的路口一般都是小吃的夜市。 他帶我去茶樓看豫劇,我想這又是他的保留曲目吧。正好有個做生意的某某老板在,唱豫劇的不斷對他說著吉利話。剩下的就是我倆。女旦和老旦都是女子,感覺被稱為“祥符調”的豫劇特別鏗鏘有力。演老旦那女子有股英氣。總算看到個男子上來唱,我看著他們,眼梢都細長,且上挑。未化妝卻也入戲。唱苦情戲的女子淚光閃閃。開封人很樸實,下面坐的茶客拿了桌上的塑料花,等在一邊,要上臺獻給心儀的女演員。也有茶客拿著話筒張口就唱。臺下人會為他喝彩叫好。他們深深以豫劇為榮為樂。聲音洪亮。想起去蘇州聽昆曲,比起來就是蚊子叫,或是頭疼腦熱發出的哼哼聲。 我的酒勁上來,閉著眼搖晃著就要栽下去。老朱看我不對,說休息去吧。 我說隨便找個住處吧。他執意讓我住在安靜的開封賓館。這里的樓充滿古意,離大相國寺很近。我有n年沒住過賓館,一時不怎么習慣。“這么大啊?”老朱說是這樣的啊。同事說我就喜歡男女混居。 洗完澡后,我卻毫無睡意。窗外居民為慶新年而燃起的鞭炮、煙花聲聲入耳。已是子夜,又是新的一年。而我忽然不知身在何處。看著窗外一片被照亮的樣子,恍然隔世,仿佛又見到開封城曾經燦爛的顏色。 插圖: 1、開封城/夜市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2、年畫老店/成品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3、頑皮的老朱/岳廟里的碑林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4、山陜甘會館的照壁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5、我們在黃河邊/小丫頭們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關鍵字: 地瓜 多 開封 拉桿箱 萍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