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三峽人家風景區的旅游指南
三峽人家景區
吃在“三峽人家”——風景區美食
山珍:在三峽人家風景區,為保護環境,野味已經杜絕,但是,峽江人的牲畜都是放養在野外,很多菜都是綠色無污染的食品。例如在三峽人家風景區,有很多山民養殖山羊,有一道菜叫羊肉格格,這道菜很有特點,就是必須得一蒸到位,而且只能吃第一頓,如果留到第二頓再吃,就失去了那種鮮美味道。另外,三峽人家風景區盛產柑橘,有許多用桔子做的菜,像陳皮牛肉、陳皮魚塊、柚香陳皮翅、柚香肉、桔汁魚片等。陳皮具有理氣、助消化的功能,做出來的菜不僅爽口,還有利健康。
河鮮:三峽人家風景區地處江邊,河鮮是其菜肴的主要特色。魚菜以其鮮香味長,肉嫩養生,營養價值極高。長江野生魚中所含的硒、鋅、鐵等微量元素,遠高于普通的魚;不僅如此,野生魚內還富含素有“腦黃金”之稱的dha,能增強人的記憶力與思維,提高身體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常用于做菜的魚類品種有江團、江鰻、中華鱘、鯰魚、黃辣丁、水密子等。江團,非常嫩,沒有鱗,用來清蒸或做湯,都是上等的美味佳肴;水密子的魚鱗是軟的,做菜時不用刮鱗,見熱自動脫落,魚肉香嫩,但魚刺很細、很多,這種魚一離開長江水就會死;還有中華鱘,這種魚絕對可以稱得上人類的老祖宗了,經過億萬年的進化,肉非常有質地,但現在做菜的僅限于人工繁殖;桃花魚,是一種軟體動物,至今大概有一億多年的歷史,就像海里的海蟄一樣,這種魚一般做湯,很鮮,人們形象地把它比喻成桃花水母,因為在桃花盛開時,這種魚也會反射出相同的顏色。
特色小吃:三峽人家風景區有一種土豆叫山羊芋,在當地很多農家會用干鍋煸炒,放點辣椒面、蔥花,很有味道。還有一種菜叫“合渣”,是典型的農家菜,一般打豆腐是需要把豆腐渣濾掉后再進行壓制,而合渣就是不濾掉豆腐渣來做,然后再加些白菜。當地農家生小孩或過滿月,就會做一大鍋合渣,遇見一個人就讓他吃一碗,當地人管這叫“吃災星”,意思是說你吃了后,就會把小孩的災星帶走,至今當地農家仍沿襲這個習慣,已成為一種獨特的地域文化。還有一種蒸豆腐,也有幾百年歷史,用豆瓣、香料、料酒等腌制后再上籠蒸,拿出來吃,味道很獨特。還有一種小吃是用長江里的小河蝦,合著蘿卜絲或泡菜炒,味道鮮美絕倫。三峽以前有很多拉船的纖夫,他們性格倔強耿直,生活簡單,他們的烹制方法基本上就用蒸和烤兩種,他們用江里的鮮活小鯽魚,用筷子串上,烤后加上泡菜在鍋里一悶,味道絕對原汁原味。還有一種姑姑宴,流傳于明末清初,像樟茶鴨、壇子肉、豆腐渣燒豬頭、鮮嫩竹筒、酸菜黃辣丁、軟炸斑鳩等,是最富民間口味的菜品。
玩在“三峽人家”——風景區活動
龍進溪峽江婚俗表演:該表演展現了峽江人結婚的全過程,首先是開場鑼鼓,主持人出場,然后是新娘在意中人臉上抹黑,叫搶新郎,接著是新娘哭嫁、上轎、起轎、拜堂、入洞房等程序。整個表演諧趣幽默,定會讓您開懷大笑。
明月閣峽江古樂表演:在古代,只有帝王才能獨享八音。八音為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類,絲類有琴、瑟,竹類有箎、排蕭。箎是一種已經失傳的樂器。土類有塤。塤的歷史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編鐘屬于金屬類,由青銅鑄成。編罄由石頭磨制而成,聲音清脆悅耳,似泉水叮咚。明月閣表演用以上樂器,演奏已失傳的聲音,撼人心靈。
燈影峽賓館歌舞廳及卡拉ok包房:有可容納30至50人的房間,在旅游之余,自娛自樂。
篝火晚會:江水拍打江岸的嘩嘩聲,干柴在火中畢剝做響,風順著三峽峽谷蕩漾而來,天上的星星和月亮仿佛伸手可及。靜坐江邊,圍著篝火,喝杯清茶,看看峽江妹子的歌舞表演,或自娛自樂,愜意無比。
住在“三峽人家”——風景區酒店
燈影峽賓館:三峽人家風景區三星級的燈影賓館全部為青瓦白墻,具有濃郁的峽江風格。空調、閉路電視、24小時全天候熱水供應,設施齊全,可容納300多人住宿,另有可接待200多人的會議室。是休閑娛樂的理想場所。
農家小旅館:三峽人家風景區的農家小旅館大約有上10家,每家的規模可住宿10至20人左右。在景區住宿農家小旅館有別樣的感受,溫馨、浪漫,聽江上汽笛聲聲,和村里的老人拉家常,說遠古傳奇故事。
購在“三峽人家”——風景區商品
三峽剪紙、西蘭卡普、三峽苞谷酒及三峽老田家苞谷糖等。
剪紙藝術
剪紙,北方多稱喜花、窗花,南方則稱花樣、燈花。它是我國最普及的民間藝術之一。早在紙發明以前,我國民間就用樹葉、皮革、竹木等來作鏤花、剪刻的材料,其淵源可上溯到公元前11世紀的商周時代。當今,凡是用刀(剪)來鏤空紙狀物而得到的人物花鳥諸類圖案均屬剪紙。剪紙藝術具有美學價值和應用價值。它通過自己特有的土氣、樸拙和巧妙來叩啟人們的心靈,同時,可用來制作連環畫、動畫片、書籍裝幀、郵票圖案、舞臺布置、室內裝璜以及賀卡、掛歷等等。
西蘭卡普簡介
土家族的織錦——西蘭卡普,漢語譯為“土花鋪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至少可以上溯到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古代巴人時期。《華陽國志·巴志》記載:“禹會諸候于會稽,執玉帛者萬國,巴蜀往焉。”其時,土家族先民將其作為貢品。西蘭卡普作為土家歷史文化的沉淀物,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及鮮明的民族特色。圖案題材廣泛,裝飾紋樣風格多樣,色彩運用古艷厚重。華而不俗,素而不單,給人以明快、活潑和生機。每當農閑時節,土家婦女坐在織機前,用五色絲線,編織由上輩傳下來的手藝,編織著她們美好的生活。
苞谷糖簡介
玉米俗稱苞谷。苞谷糖俗稱打棒兒糖。主要成份是苞谷、麥芽、芝麻、核桃、花生、紅棗、生姜。制作時,先將苞谷粉碎,再將苞谷粉煮熟,下麥芽,讓其溶解,再過濾。過濾出來的水熬成漿狀,放進芝麻、紅棗之類配料,遂成皮糖。將皮糖上拔板,用拔棒拉,拉白之后,便是打棒兒糖。苞谷糖是純天然綠色植物食品,麥芽又有開胃健脾助消化之功能,粗糧細作,入口綿甜,香味純正,老少咸宜,在三峽地區深受老百姓喜愛。
三峽人家風景區旅游注意事項
1、夏天需攜帶防曬霜,盡量穿著長袖衣服避免暴曬;
2、禁止煙火;
3、勿涉潭戲水,登山探洞時注意安全;
4、注意保護生態環境
溫馨提示:
武漢游客自駕車經夜明珠高速公路出口、三游洞沿宜-蓮(沱)公路直達三峽人家風景區(沿途有醒目的交通指示牌)。
從宜昌城區至三峽人家風景區30km;宜昌火車站至三峽人家風景區32km;三峽機場至三峽人家風景區43 km;宜昌港至三峽人家風景區35 km。
關鍵字: 三峽 帆船 故事 旅游指南 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