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黃土高坡上的故事陜北說書
陜北說書人
陜北說書受古諸宮調與陜北民歌的影響逐漸發展而成,具有很濃的地方特色。在舊社會,藝人全為盲人。在當時尚無盲文的情況下,陜北說書的書目創作極為艱難。一般是由識字人誦讀選定的章回小說或其他文學作品,藝人邊聽邊記邊創編。初期編出的粗糙唱詞、韻白書本叫散詞"。
陜北說書
經過不斷演唱、完善而固定下來的書本叫整詞。70年代以后,許多文化程度較高的年輕人,也參加到說書的行列之中。因而在創作改編、演唱上,還融入了動作表演,使陜北說書的藝術水平有極大的提高,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完整的一種藝術形式,更為廣大群眾接受和喜愛。
陜北說書
在演奏樂器上,以三弦伴奏的是三弦說書,以琵琶伴奏的是"琵琶說書,前者流行于延安、安塞、甘泉等縣,后者為延川、延長、宜川、子長諸縣藝人所用。另外在演員小腿綁上甩板(響板),右手腕綁上麻喳喳打擊樂器,作為輔助,擊出相應的節奏。傳統表演程式是:起板(器樂曲)-開場白-問奏-書帽-間奏-正書-結尾。
陜北說書
經過不斷革新完善,表演形式在單人坐唱的固有形式基礎上,增添了對唱、多人表演等形式。演出場地也從窯洞、麥場、鬧市上了大雅之堂。近年又增添小器樂隊伴奏,氣氛更加熱烈。
陜北說書
唱腔常用九腔十八調。陜北說書傳統書目豐富,約有200部之多。題材大致分為神話故事、民間傳說、歷史演義、武林豪杰、綠林好漢、忠臣孝子、男情女愛、除奸反霸、公案傳奇、農民起義十大類,以歷史演義、民間傳說書本最多。書本篇目分長、中、短三種,一部長篇能說唱幾天幾夜。
陜北說書
傳統書目特點是故事性強,結構完整,情節曲折,最終以大團圓結尾。近年反映延安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成就,以及艱苦樸素、厲行節約和反貪倡廉的一批書目,受到群眾歡迎。1997年,《半碗饣合饣各》在全國第七屆"群星獎"戲劇曲藝大賽中,榮獲金獎
關鍵字: 民歌 盲人 說書 陜北 黃土高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