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陜北小吃匯總
陜北風味小吃種類繁多,由于黃土高原土地寬廣,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所以農、林、土特產品豐富多樣,生長期長,營樣積累豐富,口味甚佳。經過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的積累和創新,風味小吃各式各樣,營養豐富。在這里給大家推薦陜北的幾種特色小吃,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錢錢飯
這本是陜北缺糧人家的一種度荒飯,多和米糠、秕谷同煮,借以充饑。而現在已成為粗糧細做的風味飲食。其做法為,將黑豆經水浸泡膨脹,放在石碾上碾壓成片,形如銅錢,故人稱“錢錢飯”。煮時按豆錢二成米八成對摻起來,逐次下鍋,等豆錢半熟時,再放入小米。當豆錢漂浮于粥面上時就可以食用了。錢錢飯粘糊爽口,香濃味美,尤其是寒冬里,喝一碗錢錢飯驅寒保暖,愜意極了。
鹵煮驢板腸
是將整副驢大腸反復漂洗干凈,入清水煮半熟,撈出加醬、辣椒、花椒、蔥、姜、鹽等鹵煮而成,其特點是麻、辣、咸、嫩、鮮香味美,為陜北食中一奇。
火燒
火燒,扁圓如燒餅,含陷似餃子,皮薄陷多,外酥里綿,鮮香味濃,輕咬一口,油水便滋溢而出。分為干火燒和油火燒二種。
干火燒做法是,把面和好揉到,切成一兩左右大小,用搟杖搟成薄皮,皮薄可至紙張一般,抹上油卷起,豎立壓開,包入肉陷,再壓成直徑10厘米左右的圓餅,放在專門打餅子用的鏊子上烙至外皮焦黃即可。油火燒則直接用面皮包陷,在平底鍋淺油中煎熟,食用時,澆蘸上醋蒜汁,清香解膩,更為爽口,其陷多用豬肉剁大蔥。也有用羊肉或牛肉的。受外地游客稱道。
黑楞楞
由土豆做成沫狀,去處淀粉,然后做成圓球狀,放入鍋內蒸熟,陪上調料便可食用。雖然去處了淀粉在營養方面有一定的影響但是絲毫不能影響其令人難忘的味道。
密汁南瓜
用陜北優質八棱南瓜,削皮去籽,平剖兩半,再順天然瓜溝切為若干小瓣,拼復完整,入鍋蒸熟后,澆以糖汁。口感綿軟,香甜怡人。南瓜富含維生素a、c、鈷、鋅等營養元素,對糖尿病及肥胖癥有獨特療效。
洋芋擦擦
延安傳統飯食之一,又名“洋芋不拉”、“洋芋庫勒”。洋芋就是土豆。此菜加工時將土豆用擦子擦成寸長的薄片,拌入花椒、蔥絲、姜粉、鹽末等,同面粉攪勻,上籠蒸熟。食用時,盛入大碗,調入蒜泥、辣面、醬、醋、蔥油或香油。若用炒鍋快火炒出,其味更佳。
油饃饃
圓形,環狀,炸熟后,金黃似銅錢,在延安民俗中是富裕吉祥的象征。黃米磨面、細籮,用軟米熬成滾米湯燙面,置熱炕發酵。面發后,攤制成一個個中間有孔的小圓餅,入油鍋炸至紅褐色即可。
碗砣
碗砣為延安風味小吃。做法是用蕎麥仁加水滲透碾壓,漸漸加水,摻成糊狀,過濾去渣,稠度以掛勺為宜。而后將粉糊盛碗入籠,旺火蒸熟后晾涼,從碗中脫出成,故名碗。其色淺灰,食時切片,狀若柳葉。調拌湯汁用鹽、醋、油潑辣子、花椒粉、姜粉、蒜泥、香菜、芝麻等加水勾兌而成。此為秋冬美食,可獨食,亦可下酒。
抿節
抿節在陜北方言中讀“抿節兒”,節音兒化,所以也寫作“抿尖”。抿節用的面是由豌豆和小麥磨合而成的雜面,將和好的面團放在密布篩孔的特制抿節床上,用手掌抿壓而下,成一寸來長的小節,呈扭曲狀。食時,將抿節下鍋煮熟,澆以素湯,湯內有豆腐丁、土豆丁、豆角丁等,并佐以韭黃、芝麻、辣醬、香菜等,其味清淡可口,帶一股豆香味。此乃陜北面食中的佼佼者,食者必點之品種。
陜北大燴菜
陜北的最有特色的一道風味,雖然此菜源與內蒙,但是隨著在陜北的落地生根加進去了許多陜北獨特的風味,其主要有粉條、瘦肉、土豆、蔬菜等組成,味道鮮美,回味無窮。
拼三鮮
拼三鮮它的基本原料是由豬肉、羊肉、雞肉這三種肉,經過清燉、剔骨、切片、紅燒,制做而成。所以叫拼三鮮。在清燉過程中,三種肉需同鍋而煮,三味互拼。三鮮在烹制技法上用到了,燒:燒豬肉,炸:炸丸子、炸洋芋、炸佛手、炸酥肉,煮:煮羊肉、煮雞肉,涮:涮片粉、涮雞蛋皮,蒸:蒸丸子、蒸酥肉,氽:氽丸子。然后加副料十多種,調料十多種,經過三十多道工序燴制而成。所以也叫大雜燴、拼雜燴。也有加入海鮮品的,就叫做海三鮮了,這是近些年才延伸出來的名堂,很有誘人之處。
吃陜北菜時也別忘了要上一壺陜北米酒,這種用軟黃米加工成的酒酸甜適口、消膩暖胃,是冬季佐餐的好飲料。賀敬之曾在他的《回延安》詩中贊道:“一口口米酒千萬句話,長江大河起浪花。”足見米酒的引人之處了。
關鍵字: 拼三鮮 油饃饃 陜西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