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游記
終有機會到洞庭、岳陽一游。“瀟湘八景”中的“平湖秋月”、“原浦歸帆”、“平沙落雁”、“漁村夕照”,盡在洞庭一湖。屹立在洞庭湖畔的岳陽樓,更是我國古建筑中的瑰寶,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譽。與武昌的黃鶴樓,南昌的騰王閣齊名,有“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美稱。岳陽樓據說源自三國魯肅操練水軍的閱軍樓;,岳陽樓外還有魯肅墓的旅游廣告,離岳陽樓300米,但沒有時間去。岳陽樓南北朝時稱巴陵城樓;初唐時稱南樓;中唐李白賦詩后,始稱岳陽樓。 岳陽樓的出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北宋著名文學家范仲淹(989-1052年)寫了一篇不朽的散文<<岳陽樓記>>。據說當時巴陵郡守(岳陽在宋時屬巴陵郡)滕子京集資重修了岳陽樓。在樓落成之時,滕子京憑欄遠眺,不禁詩興大發,寫了一首詞:“湖水連天,天連水,秋來分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帝子有靈能鼓瑟,凄然依舊傷情。微聞蘭芷動芳馨,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但是范仲淹應滕子京之請,為岳陽樓作記,寫得就更好。<<岳陽樓記>>共368字,文情并茂,讀之感人肺腑。文中許多警句已成為后人處世待人的格言,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兩句,更為人所傳誦。不過,導游介紹范仲淹終其一生未到過洞庭湖和岳陽樓,只是他在太湖長大,寫湖景也不差,只是未寫樓而已。 岳陽樓所處的位置極好。它屹立于岳陽古城之上,背靠岳陽城,俯瞰煙波浩淼的洞庭湖,遙對青螺滴翠的君山島,南接三湘四水,北枕萬里長江。登樓遠眺,一碧無垠,云影波光,氣象萬千。照片是黃昏照的,效果不是特別好,不過天光云影之壯觀還是可見一斑。岳陽樓的建筑很有特色。主樓3層,樓高15米,以4根楠木大柱承負全樓重量,再用12根圓木柱子支撐2樓,外以12根梓木檐柱,頂起飛檐。彼此牽制,結為整體,全樓梁、柱、檁、椽不用一根鐵釘,全靠榫頭銜接,相互咬合,穩如磐石。其建筑的另一特色,是樓頂的形狀酷似一頂將軍頭盔,既雄偉又不同于一般。樓的三層瓦脊皆有飛檐,第一層飛檐上的翹首為鳳凰,第二層翹首為龍頭,第三層為回紋形祥云。每層飛檐的翹首都有脊飾相連,脊飾的設計分別為茶花,蓮蓬,海藻和卷草,三層分別名曰“茶花護鳳”、“海藻繞龍”和“仙草祥云”,連在一起,意指“龍鳳呈祥”。 步入岳陽樓的一樓,可以看到正中懸有一副《岳陽樓記》雕屏,雕屏兩側掛的是一幅全文102字的長聯,為清代著名大書法家何紹基所書,此聯為“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范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滄然而涕下;諸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岳州城東道巖疆,潴者、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以工整的對仗,生動地描述和展現了岳陽樓豐富的人文和雄奇的地理。 看完一樓的《岳陽樓記》和楹聯,登上岳陽樓的二樓,正中赫然也懸掛一幅《岳陽樓記》,只不過是金字的。為何一屏掛兩樓?導游講了一個故事:據載,清道光年間,一個姓吳的知縣來岳陽上任,看上了這幅由乾隆時期大書法家張照所書的《岳陽樓記》真跡雕屏,他用兩年的時間精心臨摹,并請民間藝雕高手秘密仿制了一幅,在離任之機,他偷梁換柱,攜帶家眷乘船而逃。不料當夜狂風大作,暴雨傾盆,船被大浪掀翻,一家人命葬魚腹,雕屏因為系名貴紫檀木所制,遂沉入湖底,后因干旱,湖水淺顯,雕屏于第二年被漁民打撈上來,岳陽當地名士吳敏樹聞訊后將其從漁民手中買回,其后又花了三年的時間精心修補,將其損壞的雕屏恢復原貌,成為鎮樓之寶。現在還可以看到雕屏上“歌互”、“樂”字的鑲嵌痕跡。后又經歷100余年,岳陽地方官員用120塊大洋從吳敏樹后人手中將雕屏贖回并懸于岳陽樓二樓。所以,兩幅雕屏,二樓是真跡,一樓是仿制。二樓也有楹聯兩幅,分別是“每眼前望吳楚東南輒憂防海;祗胸中吞云夢八九未許回瀾”、“湖景依然誰為長醉呂仙理亂不聞惟把酒;昔人往矣安得憂時范相瘡痍滿目一登樓”,憂國憂民情懷似洞庭云霧,橫無際崖。 來到岳陽樓三樓,東西兩側面也各有對聯一幅。西聯是“杜詩范記高千古,山色湖光共一樓”,由當代書法家李立所書。東聯是岳陽樓上最短的一幅八字聯,“水天一色;風月無邊”,為唐朝李白所題。短聯的中間是一幅毛澤東手書杜甫的《登岳陽樓》詩匾,詩為“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這首詩是杜甫晚年的名作,詩人以憂國憂民的偉大情懷觸景生情,毛澤東的書法也是其本人晚年作品,其筆意奔放,蒼勁挺拔,與詩的意境互為表里,相得益彰。不過毛澤東書寫杜詩時把“病”改為了“去”,意為“去病”之意,據說當時正值文革期間,人民生活困苦,再加上毛主席老人家晚年身體也經常不好,于是改“病”為“去”。 岳陽樓側旁有仙梅亭、三醉亭、懷甫亭等建筑。去找洗手間居然發現還有個小園,門口一牌,上書“漂亮美女,免費參觀”,進去一看,才發現竟是小喬墓!有廬墓、碑廊,還有紀念館,不過成了賣旅游紀念品的商店。古人題詠印象深刻的有畢沅題小喬墓“銅雀有遺悲,豪杰功隨三國沒;紫鵑無限恨,瀟湘月冷二喬魂”“故國神游香草遠;雄姿人去大江東”。三國貶斥公謹,其聲名甚至不如其妻,曾經在一個bbs網站看到有人問“周瑜是誰?”另一個人干脆地回答“小喬的丈夫,我的情敵!”赫赫~~,不過,小喬墓為何在岳陽,實為不解。
關鍵字: 岳陽樓 平湖秋月 建筑 瑰寶 黃鶴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