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
我對湘西是早就神往的,然錯過太多與之親近的機會。沈老的邊城故事,便也只能在夢中用心去體味了。今年9月,省委宣傳部組織中央、省、自治州的主要媒體前往湘西深入采訪。于是,那種夢中的追尋終于成為心靈的洗禮,讓我意氣風發地拿起了手中的筆揮灑…… 湘西一夢六十年,故地依稀別有天;吉首學中多俊彥,張家界頂有神仙。熙熙新市人興旺,濯濯童山意怏然;浩浩湯湯何日現,蔥蘢不見夢難圓! ———朱基《重訪湘西有感》 到了湘西,鳳凰的吊腳樓是首先要看的。 在鳳凰,最先映入遠方來客眼中的,是一條清得讓人忍不住要將手伸進去比劃比劃的沱江。這便是沈從文筆下那條滋養出邊城故事的河。 盡管長時間沒有下雨,但猛洞河里依舊水氣迷離、河水清澈,這里水流湍急、水下怪石林立,與沱江水流平緩、水草又密又綠全然不同。河水依舊有些涼意,但用不著同伴的慫恿,一溜人早已撲向了這“天下第一漂”。 水極清、石極美、林極秀,兩岸峭壁夾一脈碧水,靜靜的猛洞河宛如世外仙境。一路順流而下,常有山上滾落的巨石攔在水中,便形成一處處的險灘,橡皮舟沖下灘的險景惹得一船人驚呼不斷。在十三蕩處,幾個人硬是一邊在水中蕩起伏、一邊數蕩。“十三,果然是十三蕩!”一個小伙有些激動,便伸開雙手作豪放狀,大聲表白自己的發現印證了古人的傳說,一不小心,橡皮舟又沖入一處險灘,小伙差點甩入水中,在一陣轟笑中趕緊抓住橡皮舟。帶著一番狂呼亂叫,小舟直往閻王灘沖去。早就知道這里落差最大,如今看在眼里,這才后悔心理準備仍有不足:小舟竟在急流里硬生生地直往前面的一塊巨石沖去!心驚膽戰之時,眼看就要碰上去,船工輕輕一篙,小舟卻又輕輕一轉向,與巨石擦肩而過,卻又突然深深地栽到灘下的深水潭中,人隨小舟直往下俯,小舟卻如蛟龍一般,踩在浪頭,又猛然從灘底直沖到最高處,如此者再三!舟上也驚叫再三! 閻王灘一過,以為可以舒口氣兒,前后兩只橡皮舟卻像是約好了似的一齊發起攻擊,我們自然也不客氣,水瓢水槍齊上。但為時已晚,猛烈的“水力”已將我壓得抬不起頭;心中一動,人順勢往水中一翻,從水中潛到對方船旁,趁對手不注意,將人連瓢帶槍一把拖到水中,如此者再,終于緩解了本船承受的壓力。對手中幾個水性好的,或從船底潛來、或從空中跳來,又將本船的幾個推下水去,一時笑聲四起,沿著狹谷向遠方飄蕩……還沒笑完,又是一場水從天而落,原來橡皮舟劃進了一個瀑布的下面。 在水中的酣暢,又匯聚了小溪的寧靜和不二門的禪境。到了湘西,我們去了兩個必去的國家級森林公園:不二門國家森林公園取意梵語“不二法門”,觀音廟和觀音巖讓游人心靜,孔明先生當年的八陣圖則以玄妙和靈巧抓人眼球、費人思量;小溪國家森林公園如同一塊處女地,過去少人打擾,如今一見,那讓人夢縈魂繞的珙桐、讓人欲捧一盅方才解饞的綠意,讓人從心頭到腳底都在感受著一種空靈。 湘西呵,那是一段美妙的旋律。“余音繞梁三月”,坐下來時,回味卻又何止三月! 地利:一壺濃郁的釅茶 鳳凰:南方長城氣勢恢宏。(資料照片)瀘溪:沅江風光帶別有洞天。(資料照片) 湘西地處湘中平原和漢中平原的交界處。這里古城林立:從鳳凰古城到黃絲橋古城,從南方長城到老司城,都在訴說湘西地利的一種深刻和厚重,如同一壺濃郁的釅茶。 鳳凰古城得名于一種神鳥。相傳天方國(古印度)神鳥“菲尼克司”滿五百歲后,集香木自焚;復從死灰中復生,鮮美異常,不再死。此鳥即中國百鳥之王鳳凰。鳳凰古城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飛的鳳凰,因而得名。而被稱為“苗疆萬里墻”的南方長城,是中國歷史上工程浩大的又一古建筑。 里耶古城始建于戰國晚期,沿用至秦漢時期,現存城址分布明確,范圍清楚,古城遺址南北長210米,東西殘寬120米,城垣、城壕、作坊、房屋及古井等遺跡保存較好,出土了大批陶瓷器和部分青銅器、漆器、木質器、玉器等文物。為研究湘西地區戰國至秦漢時期考古文化編年及譜系關系提供了重要標尺,古城的發現,填補了湘西乃至全國秦漢時期古城,尤其是秦代古城的空白。 黃絲橋古城最是引人注目,屬南方長城的一部分,是苗民起義時苗漢相爭的前沿陣地,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黃絲橋古城已是目前全國保存最完好的青石古城。其間飽含著太多的是軍事意義。 自古而來的絕對地利優勢,如今更是得到大發展。按湘西州旅游業的發展思路,將形成以吉首為中心、以鳳凰為龍頭,依托兩翼(張家界、銅仁機場),實行猛洞河(棲風湖)—吉首—鳳凰“三點一線”的重點開發,著力打造鳳凰歷史文化名城游和里耶戰國古城游世界級品牌,吉首德夯民族風情游和猛洞河土家族文化及生態游國家級品牌,烏龍山火巖洞群、古苗河、沅水酉水風光帶區域型品牌。這個思路正在逐步實現,兩個機場、枝柳鐵路、209國道,以及州內新修的、與張家界直通的公路,都將這種地利優勢進一步推向前沿——是呵,湘西的大發展正遇絕佳時候!
關鍵字: 宣傳部 張家界 故事 筆 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