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張家界自助游
2008年4月張家界自助游 4月9號---11號,張家界其實這次旅游也策劃了好長時間,將近一個月左右吧,光是旅游計劃就做了三個,開始是準備去九寨溝,但是突然三月中旬,那邊有點不是很太平,趕緊換計劃,做了個華山—西安計劃,可是看來看去,發現那條線除了華山,不是古跡,就是博物館,要不就是陵墓,個人覺得修為有限,有點不大看得懂,于是又趕緊換計劃,終于換到了張家界-鳳凰,發現這兩個地方有山有水,感覺很舒服,特別是圖片中的鳳凰確實很美,于是這個計劃差不多做了一天左右就定下來了。于是網上聯系導游,確定行程,算日期,一切都很順利。 4月8號中午上了火車,晚上8點多就到了,雖然沒有座位的車票讓我擔心不已,但是上了火車發現其實很空,有很多位置可以坐。 到了張家界火車站,一下車,就被火車站迷住了,這是我目前見到的最漂亮的火車站,整個站臺很寬敞明亮,設計得很合理,火車車門跟站臺是水平的,不用像通常火車那樣從高而陡的鐵梯上走下來。后來聽導游說這個火車站是新建不久的。也難怪讓人感覺這么舒服,旅游城市,門面很關鍵。于是美美的在這個漂亮的站臺上照相,逗留了很久才出站。 出了站,就跟早已在廣場等候的導游彭導(13787979801)接上了頭。他帶著我們直接去了訂好的酒店——-森林大酒店,從出站到酒店這點時間,就讓我感覺到清個導游的方便之處:不用跟無頭蒼蠅一樣到處問東問西,還不用時刻擔心被黑被宰。這種感覺在后來的三天中一直伴隨著我,其實就兩個字,舒心。森林大酒店的費用(100/大床間)和第二天的早餐費是我們自己出的,因為三天兩晚的導游費用包括:門票(245/人),三天兩晚的兩早餐,五正餐(三中兩晚),景區內的交通等。就是說我們從進景區到出景區,全程由導游安排,費用是480/人,本來在網上之前查的是470/人,后來想到到各種物價都漲了,導游費漲10塊也可以接受。 4月9號早上快到8點,我們準時來到酒店大堂和導游碰頭,然后由導游帶我們去汽車站坐車到景區。我們上車之前,把山上用不到的衣物等都交給了彭導的老婆帶回家,然后輕裝去景區。大約50分鐘后,我們到了張家界景區門口。第一感覺就是;這里的山很大氣。回想在杭州,那爬的山哪里能叫山呀,跟這里一比,簡直就是個張滿樹的小土包。 我們沿著金鞭溪往里走,沒有坐百龍電梯,直接爬到了后花園,大約花了90分鐘。開始爬山的時候,路上就我們三人,心里還暗暗想:是不是大家都坐電梯了?怎么都沒有人爬山呢,導游會不會笑話我們小氣呀。后來爬到一半,后面來了好幾撥人,都是由一個導游帶一兩個人的形式。彭導也說,像我們這種半自助游的形式的,差不多都是些年輕人,大家很少坐電梯,坐電梯的一般都是老年人和團隊,如果是團隊的話,每10人就可以免一個人的票,56/人,這樣導游就可以抽出一部分錢了。并且坐電梯要往十里畫廊方向走,十里畫廊目前也沒有水,景色跟金鞭溪的差不多的,看的價值也不大。聽彭導這么一說,我才心寬不少爬到山頂的頂峰餐館,已經12點了。就在那里吃了午飯:木耳雞肉塊,炒筍片,一個湯。接下來三天內,我們兩人的正餐都是一葷一素一湯,開始我還擔心就兩個菜會不會不夠吃,吃了后才發現,兩人使勁吃才能把菜吃完。并且這里的菜很好吃,我們兩人由于天天爬山,胃口也是超級超級的好,就這樣,還沒有感覺到菜不夠吃。每次到了吃飯的地方,不用點菜,坐在那里一會兒,現炒的菜就出來了,并且都是當地特色菜,每頓不重樣。其間我偷偷的看了一下菜譜,發現山上的菜對外都很貴,葷菜都是30往上,素菜都是十幾往上,所以按照我們吃的這個水平,自己點菜大概沒有五六十下不來。其間我也見了一隊跟導游斗志斗勇的夫妻,他們好像是被導游團以700/人的價格賣給了一個當地導游,不包餐,偏偏那個導游是休息多年后第一次出山,到了吃飯的時間,才發現以前吃飯的地方早被拆了,于是大中午兩個游客又氣又餓,還是我們導游給他們一些指點,后來發現他們接下來的幾天基本上都是跟著我們。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中飯)吃飯的時候,還見了一個當地的老年人,挑著個polo的拉桿旅行箱,也坐在山頂休息,其實這個老頭,我在山下就發現了,當時還想:這個老人,怎么旅游還背這么大個箱子,并且看他那年紀和打扮,也不象是用這種箱子的人。乘他在山頂休息,我才了解到,他是替游客挑箱子,挑到山頂的旅館,50塊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老人)吃完飯,體力大增,走幾步就到了后花園,這時的視角又開始爬山的仰視變成了俯視,俯視幽谷,灌木繁茂,芳草叢生,靜聽林間,翠鳥啼鳴,流泉瀉韻,十余座小巧玲瓏的翠峰點綴在紅花綠葉之間,儼然花園一座。一個個獨立的石柱山,真是壯觀。這種石柱山好像是叫一種石英砂巖,經過地質運動形成的,我記不住那么多科學的解釋,還是覺得石柱山叫得形象。每個石柱山好像是一層層的巖石堆積形成,直立往上,縫隙里面長著松樹和一些其他的樹,石柱山的頂部幾乎是一塊或多塊水平的巖石,間或長著一兩株松樹。幾十米的深谷下面都是些喜陰的植物,據說有蟒蛇。小點的石柱山頂部大概就一兩平米,大的也不過十幾平。今天早上還有些霧氣,下午就陽光燦爛,能見度極高,能看清楚石柱山林立的全景從后花園出來,我們坐上了景區的班車,來到了神堂灣---點將臺----賀龍公園。神堂灣為武陵源神秘峽谷,系梯級深淵,圓筒形,樹木掩映,深不可測。相傳明初土家首領向大坤起義兵敗,率眾將士跳入此谷殉難。神堂灣里面的奧秘,至今無人揭開。點將臺是武陵源景區的一個著名觀景臺,臺分三級,凌空而觀,谷中群峰林立,數十余座峰柱似四十八將軍校場閱兵的場面。點將臺因此得名。谷底悠悠,鳥鳴如歌。 神堂灣和點將臺人很少,差不多都是散客或者是像我們這樣的半自助游人,團隊一般不到這里。但是這里景觀極佳,俯視群峰,壯闊之極。 賀龍公園比起前面兩個景點,是個典型的旅游景點,是大批的團隊必到之處,這里有點歌臺—據說是專門為韓國人準備的,韓國人喜歡在這里點歌,唱的好像是土家歌曲,打鼓咚咚,我聽不懂,奇怪為什么韓國人喜歡,小賣部---賣的是大概全國每個景點都有的東西,特色的有姜糖,小攤點----是一些散戶賣玉米呀,板栗之類的,我買了板栗,由叫價的4元/盤搞到5元/2盤,盤子看上去是個深盆,實際上底部被填住,上面放著幾個板栗,其實就是個小盤。這些小灘主差不多都是中年或者老年婦女,奇怪他們會說一些韓語,我經過那里時,正好一隊韓國人經過,哇,那些小攤主都一個個蹲到了攤子上面,手里拿著盤子對著韓國人伸出老長,嘴里嘰里呱啦的說著韓語,那場面讓我想到那群韓國人就象是群動物園里的鳥,而這些小攤主就像喂鳥人拿著食盤勸鳥吃食一樣。這里韓國游客還不少呢,我們彭導說“如果見到一群羅圈腿的肥老太太,肯定是韓國人”另外他們的顯著特色是妝比較濃,特別是嘴唇,好像每個都畫了,中國老太太一般不這樣。哈哈,我們的彭導坐車的時候不喜歡跟韓國人坐一起,說有韓國人的車上氣味比較濃,至于那種氣味,我還沒聞出來,因為我們躲了好幾輛車,也沒有躲過那么多韓國團隊。從賀龍公園出來,我們大約4點40分上了景區班車,中途下車,4點50分到了從景區公路上看不見的一個小村子里面,這種小村子景區大概還有很多,專門是接待半自助游或者是散客在山上住宿的,團隊都住山下賓館,第二天再上來,景區門票是兩天內有效的,進來的時候有指紋紀錄。其實這種村子都由某個老板建起來出租給旅館經營戶的,并不是純粹的當地人住的村子。村子里面的旅館還算干凈,就是晚上感覺潮氣比較重,不太舒服,晚飯一葷一素一湯吃得比較舒服。早餐是小咸菜饅頭稀飯。本來我以為不喜歡吃饅頭,但是由于白天爬山游玩體力消耗太大,所以居然吃了兩個,哈哈,老公吃了6個,6個呀,不要嘲笑哦,要爬山呢。村子里面的水就是直接從山上接下來的山泉水,直接飲用感覺比買的礦泉水口感還甘甜。就是看著那泉水直接從一個管子里面流出去,一直不停的流到地里,感覺比較浪費。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早餐是饅頭,客人可以自己加菜)4月10號,早上開始下雨,但是我們還是起得很早,準時7點半吃飯,8點出發。我感覺我們是隊比較好的游客,從來不用導游催促起床什么的。都比較配合導游安排。還好彭導游也沒有虧待我們,安排也令我們感到十分滿意。小巴把我們從村子送到了景區車站,走到了天下第一橋和迷魂臺。走在上面,我心驚肉跳,生怕由于下雨,地質松動,天生橋突然塌掉,再加上上面被一些人鎖上了密密麻麻的鎖,據說朱鎔基還是胡錦濤也有一把在上面,鎖的重量也不小呀,越想越怕,拉住老公,快速逃離。700) {this.height=
關鍵字: 華山 博物館 張家界 自助游 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