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探險探洞秘訣
戶外探洞,對很多人來說還比較陌生。黑暗和喪失方向感是絕大多數人從未體驗過的。黑暗、幽閉給人的緊張和恐懼遠遠大于人對洞穴本來奇形怪狀風光的認識。人要怎樣克服自身對未認知世界的恐懼、現有感官在黑暗未知中所產生的種種不安?探洞正是這樣一種極具挑戰性的心理對抗戰運動,它的魅力就在于你永遠不知道你的下一步會看見什么,會發現什么,能滿足你無限的想象,不斷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日常中的探洞一般可以分為兩種:即水洞探險和干洞探險。水洞的探險指洞內有常年地下水流的巖溶洞穴。干洞是脫離了自由水面的化石洞,發育在地勢較高的地方,發育的歷史較長,洞內往往被各種多彩多姿的鐘乳石所裝飾。
洞穴探險與登山運動有許多相似之處:同樣是極富挑戰性的體育運動與充滿科學價值的考察活動的綜合物;同樣擁有眾多的愛好者,破記錄和新發現都是他們的驕傲;單繩技術都是二者經常使用的一種技術手段,等等。但洞穴探險和登山運動也有許多不同之處,除了登山是先上后下而探洞是先下后上這樣相反的過程之外,洞穴探險與之最大的區別是,探洞者并不能像登山者那樣看得見他們期望著成功的目標屹立在前方,他們也不知道自己最終到達的終點是什么,也不知道等在旅途前面的是些什么?是難以置信的驚人發現或是同樣讓人透不過氣的艱難挑戰?你可能是一幅史前壁畫的第一個欣賞者,也可能是一種洞穴動物新種的發現者;你也許剛剛在一個大廳里感嘆完造物者的鬼斧神工后從一個狹小的裂隙通道中爬出來,卻發現自己又站在一個轟隆作向的巨大瀑布上方……。
洞穴是一種特殊的自然現象,但它所包含的不僅僅是自然科學家們感興趣的諸如地下水資源開發、喀斯特發育研究或洞穴生物演化等等這樣的自然科學問題,更包括了豐富的與洞穴有關的文化。
我國的洞穴探險有著豐富而獨特的資源。地球上有15%的地形是喀斯特巖溶地貌。在我國,巖溶地貌分探洞布十分普遍,而且類型齊全,尚有相當數量的巖溶洞未被發現。四川興文縣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境內形成大量洞穴,上世紀80年代,中英聯合組隊對當地的洞穴進行了多次考察,發現了世界第一大漏斗景觀。另外,國內開展此項運動較多的地方是廣西陽朔、柳州,吸引了國內外眾多探險族慕名前往。北京以及周邊地區亦有不少山洞。游俠提示:探洞是一項極度刺激的運動,但又極其危險,如果沒有做好裝備和技術方面的準備,勿輕易嘗試復雜洞穴的探險。
戶外探洞小貼士:
迷路措施:
1.設置路標。將反光器或熒光棒編號,以不同顏色和大小編號順序放置各大小路口和支路上。
2.探洞最易在大廳迷路:進去容易出來難。當從一條狹窄通道進入寬敞的大廳時,一定要在入口處做好反光路標。
3.如果迷路,第一件事就是停下來。鎮定情緒,然后開始找出去的路。在已迷路的情況下,人的感覺往往是靠不住的,這時應拋棄一切感覺,用具體方法去解決問題。從迷路的地方開使做路標,然后一個方向一個方向地去嘗試。要有耐心,要慢慢摸索。有一點要提醒的是,巖洞都由地下水沖蝕而成,河流沖刷的痕跡可判斷出當年河流的走向。任何一個復雜的洞穴系統都是當年的一個地下河流系統。不論你在哪個支流里都可以順流而下找到主河道,再從主河道走向地表。實際上,專業探洞者是不做路標的,他們都會按水流沖刷的痕跡輕松走出復雜的洞穴系統。當然在找流跡時一定要判斷出“河”是從洞里面流出,還是流進。
口哨信號
sos三聲短(尖銳聲),三聲長,三聲短。間隔一分鐘重復。
需要幫助六聲快速而連續的發聲。間隔一分鐘重復。
已理解信號三次快速而連續的聲音。間隔一分鐘重復。
要返回連續長聲。
關鍵字: 巖溶洞穴 恐懼 探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