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旅行護腳是關鍵
徒步旅行如何預防腳腫
徒步旅行
不管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坐著、站著和行走,時間一長,腿腳便會腫起來。醫學上把這種由于旅游引起而查無其他原因的腿腳腫稱為“旅游性腿腳腫”。
旅游途中腿腳的位置較低,加上地球的引力作用,下肢靜脈的血液回流不暢,血液長時間在靜脈中淤積,使腿腳血管的壓力增加,于是毛細血管擴張,血液中的水分通過血管壁滲透到血管外的皮下,皮下水分積聚多了,便形成腿腳腫脹等。另外,人體長時間保持直立狀態,還可使身體大量分泌醛固酮,這種激素能調解水分和鹽分的代謝,使腎臟排出水鹽的作用減弱,造成大量水鹽在身體里潴留,使腿腳的水腫加重。
為了防止旅游性腿腳腫,須注意以下幾點:
注意勞逸結合
第一、要妥善安排旅游的時間和路線,不要趕得太緊,游完一個景點后要休息一會,注意勞逸結合。
第二、途中要注意體位的變化,站立和行走一段時間后,要坐一會或平躺一會,并把兩腿翹起來。長時間坐車船時,要把兩腿抬高,便于腿腳的靜脈血液回流。
第三、外出旅游需要長時間街或登山時,最好打上松緊合適的綁腿,或用寬布帶在小腿上纏幾圈,用別針固定住。
第四、每天旅游完以后,用熱水燙腳,使腳部的血管擴張,便于血液回流。
第五、萬一發生了旅游性腿腳腫,要平臥休息一兩天,抬高腿腳,使其高于心臟的位置,便于血液回流,一兩天即可好轉。若腿腳腫仍不減輕,就要請醫生進一步治療。
預防腳泡必須注意:
戶外露營
旅行前,首先要算好路途有多長,要知道走的會是什么路:人行道,鵝卵石徑,還是偏僻山路?掌握了這些資料,有助于選擇合適的鞋子。一般來說,要選擇能夠支撐保護,并能很好地抵消掉震蕩力的鞋子。鞋墊不要太柔軟易損,它必須只在拇趾的部位彎曲,而不會在腳跟處折疊。鞋子不宜過高或過小,最好穿半新的膠鞋或布鞋,女同志不要穿高跟硬底皮鞋,鞋墊要平整,襪子無破損、無皺褶,鞋內進砂應及時清除,要保持鞋襪干燥;
最好準備兩雙合腳的運動鞋,在一天之內互相替換.因為不同的鞋子穿在腳上,壓力總是不同的,這能減低生水泡,腫脹,或感到不適的機會。徒步游覽應循序漸進,先近后遠,腳步要均勻,落地要穩,不可時快時慢;
發生腳泡怎么辦
泡腳可促進血液循環
臨睡前要用熱水燙腳,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對足掌部位應用手按摩或用煤油在足底突出部位涂搽。此外,亦可用藥物預防,川芎、細辛、防風、白芷各4兩,加水5斤煎至3斤,徒步旅游前涂腳底,每日一次;
醫生建議可把鞋帶放松。如果不行,還可采用“冷熱療法”:先把腳放在冷水浸一分鐘,再放進熱水浸3分鐘,此后反復4次,最后以冷水結束;
若發生腳泡,目前治療尚無良法,主要是將泡穿刺與引流。首先用熱水燙腳5—10分鐘,然后用碘酒或酒精對腳泡局部消毒,再用消毒的針刺破腳泡,使泡內液體流出,也可用消毒的馬尾穿過腳泡引流。另外切忌剪去泡皮,以防感染。
關鍵字: 徒步 護腳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