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昌官鵝溝自然風景區
“月洼松間篝火明,笛弄山風聲聲情。褐衣裘裳背揉背,春情纏綿心印心。這是宕昌詩人楊材美詠《西羌古風》的佳句,現今居住在大河壩的藏族同胞便是魏晉南北朝時建立宕昌國的古羌后裔,他們的語言、服飾、生活習俗還保留著古宕昌羌的原生態鮮明特征。宕昌國、羊馬城等遺址至今保存完好。藏族婦女身著民族盛裝,彈起口弦,唱起藏歌,跳起富有民族特色的白馬藏族舞,牛頭馬面舞和鍋莊舞,如詩如畫的藏族風情,熱情奔放的篝火晚會為公園旅游更添異彩,使游客興高采烈,留戀忘返。
官鵝溝的山,靈秀中透著剛勁質樸,官鵝溝的水,清澈之中蘊涵著甜蜜,溪水邊,山丘上,大地中,蒼穹內處處可見的是大自然的熱情與活力,每一個地方都洋溢著喜悅的氣息,它無時無刻不在感染著你,讓你不知是自己置身于群山之中,還是群山融入了你的體內。在那一剎那,你會感悟到什么是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永恒。在省、市、縣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下,特別在宕昌縣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多年的開發建設,公園堅持“保護為主,合理開發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精在森林特色,貴在景觀和諧的開發原則,采取“邊建設、邊開放、邊經營、邊受益的建園方略,積極籌措資金,不斷加大景區資源保護,景點挖掘和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重點開發了官鵝溝和大河壩兩大景區,基礎設施明顯改善,接待能力顯著提高。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吃、住、行、游、購、娛的一條龍服務體系。2006年接待省內、外游客10萬余人
關鍵字: 原始森林 大河壩 白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