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共黃河
從尕海一路向西,翻過海拔4000多米的噶瑪嶺山口,就可以透過繚繞的云氣遠遠望見一條蜿蜒的河和一座小小的城市。河水在陽光下泛著銀光,像是一條飄落在草原上的潔白哈達。當地的藏民把這條河喚作“瑪曲,意思是紅色的河,而按照地圖上的標示,我們把它叫做黃河。
黃河自巴顏喀拉山發源,從西向東,一波三折地流入甘南草原。在這里又受到阿尼瑪卿山的余脈西傾山阻擋,繞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彎,向西折返回青海,這就是著名的黃河首曲。黃河在這里劃出了一個邊長五百多公里、間寬四十多公里的橢圓形,環抱了一片將近一萬平方公里的草原。這里因河而成,也因河得名,被稱作“瑪曲,它應該是全國惟一以黃河命名的縣了。在海拔三千四百米的平川上,黃河是真正意義上的天河。由于地勢平坦開闊,它的流速非常緩慢,流向也毫不受拘束。時常有一股股小的水流偏離河道,任性地在草原上東流西轉,直到遇見莊嚴沉靜的雪山,才又老老實實的繞回干流,或是拜服在山腳下,形成一個小海子。此處的黃河水還是未染塵埃的雪山融水,清冽甘甜,也澆灌出了整個藏區最好的草場。
夏季是瑪曲最美麗的季節,河灘和草場上滿是盛開的鮮花。七月是金蓮花的月份,凡是黃河水浸潤到的土地都會被這種黃色的小花覆蓋,讓人感覺黃河驟然加寬了十幾倍,而且真正變成了一條黃色的河。到了八月,金蓮花悄然隱退,取而代之的是藍色的龍膽花。仿佛是天空的藍色渲染到了草原上,而這時的黃河也就真像是自天上來的了。
關鍵字: 小海子 瑪曲縣 阿尼瑪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