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共黃河
現在在瑪曲游牧的藏民都是安多人,他們的祖先來自青海境內阿尼瑪卿山腳下的果洛地區,是最悍勇無畏的戰士。因為當年率先攻占了松州城,也就是現在的松潘,松贊干布把這塊水草豐美的牧場賞給了他們,允許他們的子孫世代在此居住。 游牧人的生活就像黃河水一樣流動不止,而瑪曲縣城卻代表了一種和牧區格格不入的定居生活。這座幾年前還只是一條街道幾座樓房的城市,已經建起了星級賓館和整潔的城市廣場。廣場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帶,以格薩爾王的神馬為主題。格薩爾王是藏族的神話英雄,他的故鄉嶺國就在鄰近的青海果洛地區。相傳瑪曲草原是格薩爾王牧馬的地方,而瑪曲的特產河曲馬就是他騎乘的神駿。河曲馬又稱喬科馬,它體形結構勻稱,胸寬耳長,腰短背直,毛色以青、黑為主,擅走水草地和攀爬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高山。當它在黃河邊的草原上奔馳的時候,就像是一道暗色的閃電。不過,城市定居民顯然已經不太欣賞它所代表的野性和自然之美。最近,他們在城市的入口處立起了禁止牲畜入內的牌子,過去那種牧民騎著馬、趕著牦牛和羊群在十字街頭呼嘯而過的場景再也看不到了。不過,牧民們并不介意這些小小的不方便,他們來到這里主要是為了借道瑪曲大橋過河。在這座黃河第一橋建成之前,要渡過黃河的惟一方法就是揪著馬尾巴游過去。因此,兩岸之間的人際和物質交流都非常地少,甚至在語言和服飾上也存在很大差異。大橋的建成不僅溝通了黃河兩岸,也為瑪曲草原打開了一扇通向外部世界的門。草原上的歐拉羊、河曲馬和冬蟲夏草由經川甘公路為牧民們換來了財富。這座橋對牧民的生活有著重大的影響,而它對我的生命也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關鍵字: 小海子 瑪曲縣 阿尼瑪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