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廟
地處秦安縣城50公里的隴城鎮,相傳為女媧出生之地。據《水經注》記載:秦安縣城北面,山上有女媧祠,此地有風姓命名的風溝、風臺、風瑩等地名,媧皇、鳳尾、龍泉等村名,傳說女媧生于風溝,長于風臺,葬于風瑩。在風溝懸崖上至今還有一處深不見底的女媧洞,鎮北門外有一口大井,世稱龍泉,據傳是女媧摶土造人用水之泉。鎮南門有一座占地160平方米的氣宇軒昂、雕梁畫棟、飛檐獸脊、流丹飛碧的女媧廟 -“媧皇宮,大殿正中有著名雕塑家何鄂創作的女媧塑像,生動再現了女媧“煉石補天“摶土造人的情景。2005年,女媧廟被秦安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煥然一新的女媧廟,與大地灣遺址、街亭古戰場、女媧洞、風臺、風溝、風塋、略陽古城、龍泉等景點連為一線,已成為人們尋根問祖和旅游觀光的好去處。
當地土特產:當地土特產主要以各類果品為主,主要有秦安密桃、蘋果、梨、花椒等各類,依季節不同上市時間不定,沿公路及縣城主要街道均有銷售處。
秦安縣東北部的隴城,是人文初祖女媧氏的圣地,為紀念為位“女皇的功德,這里自古及今建有女媧廟。 漢代以前,女媧廟在隴城鎮以北2.5 公里處的龍泉山上。清代乾隆初年,龍泉山崩,女媧廟移建在隴城東門內。以后,由于清水河的不數據侵蝕城址,女媧廟又移建東山坪。同治初年,回民起義,女媧廟被毀后,重建于隴城南門內。解放后的“文化大革命中,女媧 廟被毀無存。1989年隴城民眾集籌資金在隴城南門內原址重建。新建的女媧廟,古色古香,氣勢雄偉,是隴城最為壯觀的磚木結構仿古建筑,占地160平方米。女媧大殿雕梁畫棟,飛檐獸脊。上頂4棱與主梁銜接,主梁正中一大“壽字閃著銀光,兩邊和其他四棱飛檐翹起,被栩栩如生的大象、獅子、麒麟等雕塑點綴,顯得更加壯觀奪目。大殿正面6根明柱被楹梁連接,正中楹梁上雕刻著活靈活現的二龍戲珠圖案,兩機時楹梁上飾以花朵。大殿內正中部有女媧氏的塑像,生動形象,女媧氏“煉石補天、“捏土造人情景被塑得栩栩如生。大殿前檐上還有名人書法家題寫的“媧皇宮、“煉石補天的題字和“開天辟地的匾額。在廟院的東部,又重新建起一座娘娘廟,與女媧廟東北相連,廟前新立重建廟宇的石碑一座。廟門口處還立有“媧皇故里的石碑。
關鍵字: 仿古建筑 土特產 煉石補天 秦安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