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據考古發現證明,遠在四五千年前,武成的文化發展情況已經與中原地區相接近。目前,武威發現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有20多處。這些遺址出土的大量文物,反映了武威原始的狩獵、農業、手工業生產以及原始的繪畫藝術等方面的狀況。其中皇娘娘臺、五壩山、王景寨、海藏寺、磨嘴子、南營青嘴灣遺址的發現對研究這一時期的歷史具有重要的價值。1984年甘肅省考古研究所在城南15公里的五壩山遺址墓葬中發掘出一批極為精美的彩陶,屬馬家窯文化在甘肅西部地區的新類型。城西南20公里的南營青嘴灣以及城東30公里的王景寨遺址發現的研磨器、窯址以及陶紡輪,反映了當時武威手工業生產的發展已經具有相當的規模和水平。城北2.5公里的皇娘娘臺,屬齊家文化遺址。建國以來,甘肅省博物館曾先后進行過4次發掘。發掘面積達7000多平方米,發現房子9座、窖穴65個、墓葬88座,出土各類器物數百件。房子多為方形,用白灰抹地,半地下穴式或地面建筑都有,一般面積為1012平方米。儲藏的窖穴,有方形和圓形兩種,大小各異,這種住房建筑形式與黃河流域同類型文化遺址相同。墓葬以仰身直肢為主,還有屈肢葬、俯身葬、亂葬坑等。隨葬品多為陶、石、骨、玉器等。這為研究當時的人類居住以及社會生活情況提供了可貴的實物資料。皇娘娘臺和海藏寺遺址中還發現有大量的石壁和玉壁,說明當時作為交換手段的貨幣已經普遍使用。特別在這里發現有三人合葬墓,男子仰身直肢,居于中間,兩邊女子側身屈肢,面向男子。從女子屈從依附于男子的這種葬式以及墓葬中隨葬品玉、石壁都集中于男子身上的情況來看,當時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制度已經確立,私有制已經出現。另外,這里還發現有銅器,經過化驗,大多為紅銅,有鑄造和鍛打兩種,可見當時已進入了銅器與石器并用時代。
關鍵字: 手工業 新石器時代 甘肅省 隨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