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葬品豐富太子墓
懿德太子墓
懿德太子墓,位于乾縣東南隅的韓家堡北,是乾陵的陪葬墓。懿德太子李重潤,是唐中宗李顯的長子。1971年7月懿德太子墓至1972年5月,對其墓進行發掘。墓全長100.8米,由墓道、6個過洞、7個天井、8個小龕、前后甬道和前后墓室等8部分組成。出土各類文物1000余件,其中有陶俑、三彩俑、陶器和金、銅、鐵器,以及歐體陰刻玉質填金表冊殘片。
懿德太子墓
墓內壁畫40幅,面積約400平方米,題材豐富,形態各異,色彩絢麗,非常珍貴。最具代表性的有儀仗圖、架鷹圖、鷹犬畋獵圖、列戟圖、仕女圖等。現已在墓區建成博物館,展出文物,開辟參與性旅游項目,供中外游人參觀。
懿德太子墓
中國唐代中宗長子李重潤的墓。位于陜西乾縣。1971年發掘 。李重潤于大足元年(701)與其妹永泰公主被武則天杖殺。神龍二年(706),中宗復位后陪葬乾陵,并號墓為陵。該墓地表有雙層覆斗形封土,周圍設圍墻,南面有土闕、石獅、石小人、華表等。地下由斜坡墓道、6個過洞、7個天井、四對小龕、前后甬道和方形前后磚室組成。
懿德太子墓
全長100.8米。葬具置于后室,為廡殿式石槨,外壁雕飾頭戴鳳冠的女官線刻圖,墓壁滿繪壁畫,保留約40幅。墓道兩壁以樓闕城墻為背景繪太子出行儀仗,過洞繪馴豹、架鷹、宮女、內侍等。第一、二天井繪列戟,為天子之制。甬道及墓室壁面繪持物宮女、伎樂等宮廷生活畫面。墓頂繪天象。該墓已遭盜掘,仍出土文物1000余件。有太子哀冊、俑、三彩器和鎏金銅馬飾等。
懿德太子墓壁畫
懿德太子墓位于乾陵東南隅。 懿德太子李重潤是唐中宗李顯的長子,因不滿武則天的專制,大足元年(公元701年)被處死于洛陽,時年19歲。 其墓有封土堆及圍墻,由墓道、3個過洞、7個天井、8個小龕、前后甬道及墓室等8部分組成,全長100.8米。此墓規模宏大,隨葬品十分豐富。墓內壁畫比較完整,有40幅,分別繪在墓道、過洞、天井等處。墓畫色彩絢麗,姿態各異,真實地反映了唐代宮廷的日常生活。 此外,此墓還出土文物1000多件,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懿德太子墓
此墓規模宏大,隨葬品十分豐富。墓內壁畫比較完整,有40幅,分別繪在墓道、過洞、天井、前后甬道和前后墓室墻壁上。題材有儀仗隊、青龍、白虎、城墻、闕樓、樂伎、男仆、宮女等,顯示出李重潤的顯赫地位和特殊身份。如儀仗隊中,永泰公主有12戟,章壞太子有14戟,而李重潤則有48戟,屬帝王一級。儀仗隊有196人,由步隊、騎隊和車隊3個部分組成,陣容龐大,氣勢不凡。還有《架鷹圖》、《使女圖》、《鷹犬畋獵圖》、《列戟圖》等。《侍女圖》在墓前室,南北對稱,各有宮女7人。這些壁畫色彩絢麗,畫中人物姿態各異,真實地反映了唐代宮廷的日常生活。這批壁畫琳瑯滿目,技巧嫻熟,猶如一個唐代地下繪畫展覽,是陜西唐墓壁畫的一次重要發現。
關鍵字: 乾縣 太子墓 陪葬墓 隨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