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敦煌游蕩的兩天
去年夏天出差路過甘肅,就放自己假折去了仰慕已久的敦煌。
敦煌,位于甘肅的西北部、河西走廊最西端,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古稱沙洲。其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燦爛的古代文化,遍地的文物遺跡、浩繁的典籍文獻、精美的石窟藝術、神秘的奇山異水……使這座古城至今仍流光溢彩,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世界佛教寶庫”。
第一天下午飛機一到敦煌,就見漫天的黃沙,說多荒涼就有多荒涼,讓人欣慰的是我訂的敦煌莫高賓館有免費接機的服務,這讓人生地不熟的我倍感溫馨,接機的是一位漂亮的李小姐,她的車是雪佛萊景程,由于飛機的誤點讓李小姐苦等了三個小時。賓館三星級,位于市中心,很干凈清凈,去時是旺季,不過單人房才190 元。放下行李后,我選擇步行去街頭逛,這才發現敦煌市區很小,以反彈琵琶為中心坐標,橫豎不過三四條街面已,不用打出租車。在街上買了太陽鏡,羅嗦一句,太陽鏡是必需的,擋風沙。一路逛到有名的“沙洲夜市”步行街,這里熱鬧非凡,介紹敦煌的書攤到處皆是,賣土特產的小攤一個挨一個,手工藝品店一家又一家,令人目不暇接。晚餐我選擇在露天小吃廣場,要了烤肉串、蔬菜和當地的特色飲料:杏皮水。烤肉串在西北地區是很多見的,味道一般也都很不錯,不過杏皮水卻只有敦煌才有,據說在敦煌以前是家家戶戶都會制作杏皮水的,是夏天必備的消暑飲料。買過幾次喝,卻還是覺得在小吃廣場喝的杏皮水最好喝,酸酸甜甜,是杏子所特有的酸甜味,但是味道卻又非常清淡,吃著烤肉串,喝著杏皮水,現在回味是人生之一大幸事啊!吃完烤肉和杏皮水,還不死心,看到有驢肉面館,又鉆進去要了一份——驢肉黃面也是敦煌特色小吃,驢肉爛、糯、香,黃面筋斗、滑爽、清香,第二天又去有名的“達記”醬驢肉黃面館吃了一回,據接機的李小姐說“達記”是驢肉黃面的始祖,當地人都愛去“達記”吃面,的確,吃過后個人覺得“達記”的更好吃——這一晚吃得我撐得不行,于是又接著逛夜市直到半夜才步行回賓館。另外還有一樣好吃的東西也是敦煌特產:李廣杏,傳說是李廣將軍的軍隊駐守在此地時李廣親自栽種的杏樹。傳說歸傳說,杏子的確很好吃,糯、甜、香。
第二天,租了李小姐的車,李小姐自告奮勇地當我的司機兼導游,我去了早就心心念念的莫高窟。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與大同云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并稱“中國四大石窟”。莫高窟始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現存洞窟492個,壁畫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是我國現存石窟藝術寶庫中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一座,享有“世界藝術寶庫”、“世界現存佛教藝術最偉大寶庫”的雙重桂冠。1987年,莫高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199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目前莫高窟只能參觀10個石窟和2個陳列中心,公眾假日期間可多參觀5個石窟。莫高窟內嚴禁拍照,一到入口就必須將相機寄存掉,幸好我帶了兩個相機,大相機寄存掉,小相機就在包里沒有露臉,否則后面的有些照片也拍不到了;陰雨天洞窟不開放;因為有參觀人數限制,最好選擇在早上去比較好,光線也較好;最好預先讀一本關于莫高窟的介紹,否則很難看明白石窟雕像和壁畫的玄妙,我就是身有體會,事先沒有了解,看壁畫也看不出個名堂,只是覺得古人的繪畫技術和雕塑技術都了不起,對于佛像有什么含義,深刻些的就不了解了,游覽完回賓館后還是跑上街買了一本介紹石窟的書回家細讀,但已是意猶未盡。忘了說最重要的:莫高窟的門票是160元,淡季打對折。
第三天和第四天原本打算去鳴沙山、月牙泉、玉門關、雅丹地質公園,可是因公司來電有事要處理只能拋開我游蕩的假期回家來,所以敦煌也留了些許的遺憾的。
關鍵字: 云岡石窟 敦煌 洛陽龍門 莫高窟 麥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