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鳴沙山
馬維國先生說:“不到鳴沙山,不知道大自然的神奇。”鳴沙山是我們這次西行中最閃光的亮點。一走進鳴沙山,你就會被那連綿起伏的沙山,黃得閃亮,仿佛可以流動的溪水似的黃沙所吸引,是你理想中的鳴沙山,又是你無法想像的鳴沙山。所以,我說,馬維國先生用“神奇”二字來概括鳴沙山,是太恰當了。
鳴沙山、月牙泉,位于敦煌城南5公里,沙泉共處,妙造天成,是名揚四海的“沙漠奇觀”,也是我們日夜想往的景區。
早晨6時醒來,第一件事就是看天氣。昨天下了一整天大雨,到晚上9時還在下小雨,所以,昨天晚上我們就在祈求觀音菩薩,保佑我們這些從幾千里外來的老人能如愿以償:去游鳴沙山時,有個晴朗天。阿彌陀佛,菩薩保佑。藍天上,飄著幾朵白云,是個好天氣。真好!我們心中之結,終于解開了。
7時,驅車前往鳴沙山。一進鳴沙山大門,我們一個個都傻了,沒見過這么多,這么純的沙山,沒見過這么多蹲著的駱駝,沒見過這么奇,這么美的景致,好象見到了夢中情人,我們竟變得手足無措。還是曉明比較清醒,高聲叫了一句:騎駱駝去!
“對!騎駱駝!”大家這才恢復過來,一窩蜂似的跑去騎駱駝。
鳴沙山東漢稱神沙山,晉代始稱鳴沙山,鳴沙山東西長40余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有新加坡那么大,主峰海拔1715米。據說,游人從高處往下滑時,有鼓角之聲,輕如絲竹,重若雷鳴,故名鳴沙山。
但我們在滑沙時,卻沒有聽到這轟隆轟隆的聲音,可能由于游人太多,歡呼聲、叫喊聲蓋過了鳴沙的聲音,或者是由于前兩天這里下雨,黃沙還不是太干,故發不出聲音來。
騎駱駝、滑沙是鳴沙山最受歡迎的旅游項目,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鳴沙山、月牙山連在一起,門票是120元。這里對老人是比較優惠的,我們旅游隊里兩位70歲以上的老人免票,60歲以上的半票,即60元。另外,騎駱駝60元,滑沙15元。
駱駝雖然高大,但脾氣很好,很溫順,趕駱駝的老鄉叫它們蹲下,它們就聽話地蹲下,等我們坐上后,老鄉做個手勢,它就站起來了。
每位老鄉牽4—5頭駱駝,駱駝是旅游公司的,這些老鄉是打工的。
駝鈴響起來了,我們的駝隊出發了。多快活啊,想不到,我這個西湖邊騎自行車的老頭,今天在沙漠里,騎上了駱駝。坐在駱駝上的感覺就是不一樣,人一下子高了兩米,何況,駱駝正向高處走呢。
坐在駱駝上,往四處望去,湛藍湛藍的藍天,雪白雪白的白云下面,是一片逶迤起伏,連綿不斷的沙山、沙丘;廣袤的沙漠,黃燦燦的,似金灘、銀灘,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有點刺眼。山脊上,有幾頭駱駝在緩緩的行進,好熟悉啊,這不就是常見的“沙漠駝鈴”照片嗎!現在我們看著山上的風景,待會兒,我們到了山脊,我們就成了別人眼中的風景,說不定還拍成了照片,以后被許多人欣賞呢。
老鄉領著我們的駝隊,慢慢向沙山前進,駱駝一步一步在沙中行進,我們的身體也一前一后的晃動,回頭看,見一百多頭排成長隊的駱駝,從鳴沙山大門口,一直延伸過來,好壯觀啊!
騎在溫順高大的駱駝背上,踏著細細厚厚的黃沙,聽著丁丁當當的駝鈴聲,看著連綿起伏的漫無邊際的沙原,我們儼然成了大唐帝國絲綢之路上的跋涉者。
駝鈴在微風中輕輕搖曳,鈴鈴……鈴鈴……發出歡快的、跳動的節奏,這時,我再也耐不住了,小心翼翼地從背包里拿出相機,這時不拍還待何時?
雖然景色神奇、優美,但在駱駝背上拍照可不容易,既要選好角度,對好鏡頭;又要控制平衡,不使手抖動。不管三七二十一,拍下來再講吧,反正是數碼,不好可以刪掉。
前面的山坡上,有一點綠色,走近一看,竟是一棵草,它約有一尺長,有幾根淺綠色的莖和枝,沒有葉子,枝上長著細刺。在風沙的肆虐和烈日的暴曬下,它輕輕地搖曳著,顯得從容不迫,消遙自在。
后來,才知道,這就是沙漠里的奇跡--著名的駱駝刺。由于駱駝喜歡吃它,故名駱駝刺。跟駱駝一樣,它們在艱苦環境的煎熬下,形成了不怕干旱、不屈不撓的性格。它們的根部特別發達,根系部分可超過地面部分的10倍,有的長達30米以上,可在很深很深的地下吸取水分。
不要小看這一點點綠色。這一棵棵小草,是不屈的英雄,是生命的象征,它們給沙漠帶來靈氣和活力,給我們帶來啟迪和激情。
駱駝的脾氣真好,摸摸它的駝峰,拍拍它的臉頰,它都很順從,很配合。但膽子比較小,特別怕鮮艷的色彩和高亢的聲音,惠莉穿著一件紅衣服,老鄉告訴她,動作不要太大,聲音不要太響,不要嚇著駱駝了。
騎著駱駝,翻過了一座山,又走過了一段谷地,我們來到另一座更高的山峰前,見山坡上有上百頭駱駝蹲在那兒休息,我們的駝隊也停了下來。
老鄉說,她在這里等我們,讓我們上山去滑沙。
走上木頭釘起來的梯子,我們向沙山高峰進發。梯子有幾百米長,一直伸到山頂,而寬僅一尺,剛好夠一人上山。因為踏著沙上山太費勁了,旅游公司就在這里架了座長梯,讓人上山滑沙,每人收費15元。山很陡,在梯子上有時要爬著上去。
爬到山頂,眼前是廣闊無邊的像波浪般起伏的沙原,太陽照得到的沙丘泛著白光、金光,而太陽照不到的溝壑、洼地卻是黑色的,真是黑白分明,像一塊塊大蛋糕,不規則地堆放在那里。而日光的位移,云層的運動,又使沙漠出現了深淺明暗不同的層次,色彩也在神奇的變幻著。站在山脊上,看著自己被太陽照著的影子,又高又大,一直延伸到山腳下,像個巨人,禁不住,按下了快門。山上風挺大,呼呼的吼著,似乎要把我們吹下山去。
滑沙就從這里開始。有兩種滑法:一種是坐在汽車輪胎里,在滑道里向下滑,這是一種高速度、高刺激的活動,半分鐘時間,就滑到了山下。參加這一活動,還要增加10元錢。另一種是坐在木板釘的滑板上,順著山坡的斜勢,靠手的劃動,慢慢往下滑。
真沒想到,74歲的大嫂,竟選擇了高速度、高刺激的輪胎滑沙,當她和小林攙扶著,走向滑沙處時,我們簡直不相信我們的眼睛,只見她坐在輪胎上,輪胎飛速向下滑去,她的身體在輪胎里晃動,一眨眼功夫,就滑到了山下,我們連拍照都來不及。“真是好樣的,74歲,女同志,不簡單”,有人翹起了大姆指,鳴沙山上響起了贊嘆聲。大嫂啊,您真不簡單,在您74歲高齡時,在神奇的鳴沙山,跨越了人生的又一高度。大嫂,您值得自豪,我們也為您感到驕傲。
我們四人選擇了滑板滑沙,我們也有我們的打算: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在鳴沙山,我們要鳴出個名堂,給大家一個驚喜。
滑到半山,我拿出了從千里之外的杭州帶來的長8米的橫幅,我們四人把這大紅橫幅打開,慢慢向下滑行。
高高的淡黃色的鳴沙山山坡上,有一塊大紅的橫幅在風中展開,鳴沙山,您見到過這樣的情景嗎?您接待過這樣的旅行者嗎?
“慶祝杭州市還可以旅游社成立六周年”十六個大字,像十六支火炬,燃燒在鳴沙山,藍天白云是它的背景,無邊無際的沙漠是它的舞臺,我們還可以旅游社的六周年慶典就在這里,隆重開幕啦!
游人駐足抬頭,驚奇地望著我們,發出會意的笑聲,或者,伸出大姆指,高聲叫妙。連那些行進中的,或是正在休息的駱駝也投過來好奇的眼光。這時候,我們的慶典已成為人們觀注的中心,成為鳴沙山一道最靚麗的風景。而照相機也不失時機,攝下了這動人的場景。
后來我統計了一下,我們還可以旅游社的成員,拍攝這一場景的照片,有20多張。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藍天、白云、鳴沙山、橫幅,歡樂的人群”,這個場面是不可能重復的,這些照片將這一難忘的時刻定格下來,定格在照片上,也定格在我們心里,以后,每當想起鳴沙山,這打著橫幅滑沙的情景就
關鍵字: 敦煌城 月牙泉 滑沙 鳴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