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川西北九日游
今年八月暑假期間,我和愛人(后文稱泓)一起從蘭州出發,沿213國道向南旅行直至成都。沿途觀甘南、川西北之美景,品回、藏、羌各民族之美食,所到之處無不令人感到興奮和驚奇。
一、感受拉卜楞寺
2007年8月2日,睛,夏河,海拔2900米。
夏河拉卜楞寺原本不在我的行程計劃中,后來被列入原因有二:一是由民和(海石灣)去朗木寺的路上剛好可以在此轉車,二是拉卜楞寺的規模。
夏河縣城在一條不寬的河谷中,大夏河從城南流過,河水有些發黑,不知是為什么,但可以肯定不是污染造成的。有趣的是,我曾看到黃河水在龍羊峽、積石峽壩后是碧綠的,而岷江水則是灰白中透綠的,這可能是與河水中所含礦物質的不同及流水形態都有關系吧。
縣城不大,一條街長一公里多,走到盡頭就是拉卜楞寺。街上拉人的小三輪、出租車特別多,要價也便宜。特別是出租車,每人只要一塊錢,無論人多人少,上去就走,而且如果你要去的地方超出了他們一般行駛的范圍,司機會提醒你要加錢而不會故意宰人。如我們由汽車站坐車去拉卜楞寺,到達后又想先去曬佛臺,路不遠,只是過了座橋多了百多米,但司機友好地提醒我們要過橋還要加錢的,而不是事后多要錢。
這里是我所經過的地方中看到民風最淳樸友善的,給我感覺就是:生意不成仁義在。無論是人力三輪車還是攤檔店鋪,即使生意沒談成,主人依然會熱情的向你介紹你想要知道其它情況。如果是要買藏式紀念品,建議就在這里,從汽車站到拉卜楞寺的沿街兩邊有很多的店鋪都是賣紀念品的,貨多,價格也便宜。
如果只是看看拉卜楞寺,是不用買票的。買票的好處就是可以進大殿,也可以有導游。我主要是要感受拉卜楞寺的規模,所以就在外圍看了看,圍繞整個寺院一周,與轉經筒的人們一起行走,一起轉經筒,不求什么,只為感受,感受規模、感受虔誠。
好大的拉卜楞寺,繞一周有好幾千多米,大部為轉經筒組成,數不清,據說共2000余個,花了一個多小時才轉完。我們并沒有轉所有的經筒,手和胳膊已經痛了。想想那些成天圍著轉的人們,嘴里喃喃的念著六字真言:奄嘛呢叭咩哞,他們的虔誠只讓人心里一顫。
看拉卜楞寺的全景最好是在曬經臺的山坡上。往西過了拉卜楞寺,就可看到河對面山坡上的曬經臺,在這里你可俯瞰全寺乃至整個夏河縣城。我們看見一個老外對著下面的拉卜楞寺手拿地圖看著,是英文版,我當時真想過去坐在一起邊看邊聊,很可惜早年那憋腳的英語也忘得差不多了。
這里拉客的人們會極力推薦桑科草原,我們沒去,因為后面的途中要經過若爾蓋大草原,而且桑科草原與金銀灘草原差不多,草也退化了,商業氣息又太濃厚。
二、聲名遠播郎木寺
2007年8月3日,睛,海拔3300多米
由拉卜楞寺去郎木寺每天早晨7:50分有一趟班車,在旅游旺季一定要記著提前買票,否則只能和其他游客拼車了。我們中午到拉卜楞寺后決定與另外兩人同包一車(200元)于當天下午出發趕往郎木寺,后來他們又不想走了,我們也只好買第二天的票去郎木寺,幸好這一決定也讓我們對拉卜楞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閑話少敘,230公里的路程,我們與藍天、白云和青山為伴,山不高,山坡與草原成為一個整體。不時地看到有一群群黑的牛、白的羊散布在草原上。途經尕海,遠遠望去,草原深處有一片水色,心想一定很美,可惜司機不讓到跟前去,只好遠遠的拍了張照片又上路了。如果包車就可以到
關鍵字: 蘭州 拉卜楞寺 甘南 郎木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