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博物館
寧夏固原博物館位于固原市西北角,始建于1983年,占地1.4萬平方米,1988年正式開館,是經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建設的以歷史文物收藏為主,又兼地方史和民俗文物及自然科學陳列的綜合性省級中型博物館。現館藏文物1萬余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23件,國寶級文物3件。以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物、春秋戰國時期北方少數民族青銅器、北朝文物、隋唐墓葬壁畫最為突出。收藏有全國乃至世界現存的波斯薩珊文物中的珍品北周李賢墓出土的波斯薩珊王朝的“鎏金銀壺、“突釘裝飾玻璃碗,這兩件“國寶級文物充分證明了固原在絲綢之路東段北道上的重要性,也證明了固原與各少數民族的友好交往、商貿交流。春秋、戰國時期以動物紋飾為主的北方系青銅文化和北魏精美的漆棺畫(國寶級)、石雕等,有著明顯的民族特色,在國內占有重要位置。博物館分為“固原歷史文物陳列、“絲綢之路在固原、“古墓復原館、“石刻藝術館四部分。 “固原歷史文物陳列展示了固原自新石器時代起歷經西周、春秋戰國、秦漢、南北朝、隋唐、宋、夏、金、元、明、清各個時期的民俗文物和歷史文物、對外文化、商貿交流與社會發展演變狀況;“絲綢之路在固原展示了固原作為絲綢之路東段北道所起的重要作用、絲路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歷史文物、墓葬壁畫與出土實物;“古墓復原館按照1:1的比例復制了固原中河鄉發掘的西周墓、彭堡鄉發掘的春秋戰國墓、南郊鄉發掘的北周李賢墓、隋代史射勿墓、唐代梁元珍墓和西郊鄉發掘的元代墓和彭陽縣新集鄉發掘的北魏墓,讓人們通過各個時期的、各個階層的埋葬形式了解固原的發展與進步;“石刻藝術館收藏陳列了北周至明清時期的墓碑、墓志、石碑100余件,展示了各個時代的石刻書法藝術。 固原博物館是進行科研、教學和了解社會發展史的窗口。她會把您帶到遙遠的新石器時代,讓您認識數千年以前聚居生活在這片荒原沃土上的戎、羌、匈奴、敕勒、柔然、韃靼等少數民族,給您奏響絲路古道上的駝鈴、羌笛,祝您一睹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留在這片土地上的功德,幫您打開了解固原地區幾千年文明史、進化史的大門,給您情感上的激蕩和心靈上的陶冶。
關鍵字: 博物館 固原 彭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