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藏族自治州旅游概況
海北藏族自治州因位于青海省東北部、青海湖北岸而得名,全州東西長413.45公里,南北寬261.41公里,土地總面積為34068.44平方公里,轄門源回族自治縣、祁連縣、海晏縣、剛察縣及34個鄉鎮(內有19個牧業鄉)、204個村民委員會(內有69個牧業村民委員會)。
海北州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千山堆秀,百川相織,草原廣袤,資源豐富。以富饒美麗揚名的祁連縣,奇山、青松、祥云三景稱絕,煤炭、石棉、黃金諸寶富地,林茂糧豐,鹿畜遍野,自古就有寶地之稱;蜚聲遐邇的門源駿驥、珠固白牛、浩門清油、仙米云海,使門源這塊軍事政治重地充滿傳奇色彩,“門源油,滿街流”,每逢盛夏,青山滴翠,川地鎏金,黃橙橙、金燦燦的油菜花鄉襲人沁脾;以牧為主的海晏、剛察兩縣,面萬頃波濤,居千里曠野,草原如茵,牛羊如云,古剎肅穆,慈航普度。
青海湖孕育的特殊地域人文文化淵源流長,金銀灘崛起的牧民現代文明堪當楷模。居全省國營牧場之首的托勒牧場,北接嘉峪雄關,西臨柴達木北緣,水草豐美,牛養遍野,梅鹿成群,礦藏遍地;青海湖農場,沃土千頃,良田萬畝,在被視為種植業禁區的高寒地區,建起新興油菜基地,在省垣農墾系統獨領風騷。州府新址西海鎮,原系我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這塊鮮為人知的神秘禁區,孕育了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為打破國際敵對勢力的和訛詐,振軍威,揚國威作出了不朽的功績,昔日的原子城正以自治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嶄新面目展現于青海湖畔。
海北藏族自治州旅游投訴電話:0970-8644379
青海省旅游投訴電話:0971—6159841
國家旅游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概況】
區號:0970
郵政編碼:812200
位置:位于青海省東北部、青海湖北岸
面積:34068.44平方公里
人口:30萬人
行政區劃:轄門源回族自治縣、祁連縣、海晏縣、剛察縣及34個鄉鎮(內有19個牧業鄉)、204個村民委員會(內有69個牧業村民委員會)。
最佳旅游時間: 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全年日照時數在2440~3140小時。年降水量300~500毫米,且集中在7、8月份,雨熱同季,無絕對無霜期。 最佳旅游時間為每年8、9月份。
民俗節慶活動: 蒙古族的節日主要是春節,本月十三至十五日的祭“俄(鄂)博”、七月二十王日青海湖畔的“祭海”和十月二十大晶燈節等。 春節亦是蒙古族一年之中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屆時家家置新衣、辦年貨,準備節日食物。年三十時,必須回家,畜歸圈,換新衣,敬天敬神。大年初一,男婦盛裝,到新朋家相互拜年,敬獻哈達。初二,全家居家不出,初三又去友鄰家拜年,非常熱鬧。
祭“俄博”,一般都在七月中旬。它是蒙古族牧民一年一度的草原盛會。會上除了請活佛、喇嘛念經,煨桑,祭禮山神,祈禱人畜平安外,還要進行賽馬,摔跤,射箭,唱歌,跳舞等娛樂活動.過過去,青海湖一帶的古族還要舉行勱大的"祭海"活動,屆時,要將三牲(整牛,羊,豬)供在桌上,然后宣讀祭文。禮畢后,大家爭先相搶割獻祭的牛羊肉,以先得、多得為吉祥,謂之“搶宴”。 會上還舉行跑馬、射擊等比賽馬。青海蒙古族傳統盛會那達慕。 蒙古族熱情奔放,喜愛歌舞,并且喜歡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每年夏、秋季節,人們要按照傳統的習慣舉行“祭山”活動和會盟儀式,屆時殺牛宰羊,唱酒唱歌。還要舉世聞名行射箭、打靶、賽馬等活動。青海的各地蒙古族每年七八月甸都要選擇依山傍水,平坦開闊、水草豐美的草原舉行盛大的“那達慕”大會(卻即賽馬會意思)。
蒙古族自古以來就能延慣用語戰,精騎善射。人們通常把善于馴馬、賽馬、射箭和摔足當作一項高強的本領來看待,對那些騎術高超、技藝出眾的人,人們都很尊重。因此,賽馬是那達慕盛大會的主要活動。賽馬時,成百上千的牧民從四面八方匯聚到賽馬場,一面觀看比賽,一面擂鼓搖旗,助威吶喊。而騎手們則乘著自己精心喂養、精心打扮的駿馬,同對手信展開激烈的角逐,場上氣氛熱烈非凡。比賽結束后,對優勝者要給予重賞。 有些地方的那達慕大會還要舉行饒有興趣的賽駱駝活動。駱駝雖然形態安穩遲鈍,但跑龍套起來疾速如飛,與馬的速度不差上下。比賽時,騎手們騎在駝背上,一字兒擺開,號令一發,幾時十峰駱駝便如離弦之前,在戈壁草原上飛馳。駱駝飛跑起來顛簸很大,騎手們卻在駝背上駕馭自如。賽程一般為2.5——5公里,先到終點者為勝。激動的人們常常把優勝者從駝背上搶下來,高高抬起,表示敬重。 特別提醒: 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門源縣,油菜花同樣繁盛而壯美。每年7月,60萬畝油菜花綿延幾十公里,宛如金黃的大海。
美食: 海北州地處青海省東北部,是一個以牧為主的藏族自治州。因此當地飲食特色以的牧民群眾日常飲食為主,如尕面片、奶茶、手抓羊肉等,別有民族風味。 面片乃是長途旅行途中的快餐。青海地廣人稀,交通不便,過去漢、回、藏各族之間相互來往,奔走于農牧區之間,路程遙遠,中途又少旅店供食宿,跋涉一天之后,往往借水草一隅扎起帳房,立起三石支一口鍋,不用案板、切刀、搟面杖等炊具,只要有個碗,冷水拌面,捏成扁長條形,壓平、拉長后,再捏扁揪斷成小面片入鍋,一頓晚餐就到口了。奶茶在農業區不僅是待客的上品,而且是探親訪友、慰問病人的禮品;逢年過節、迎新娶親,又是敬客的第一道飲料,稱作喜茶、年茶。手抓羊肉是青海地區群眾款待賓客的肴饌,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食之一。
購物: 哈達 哈達”藏語音譯,是藏族和部分蒙古族用于禮儀的絲巾。一般為白色,長約5尺。以生絲織造,多產于四川西部。婚禮節慶、迎送饋贈、拜見尊長、覲見活佛、喜訊往來等禮儀中,藏族都有獻哈達的習慣。有致敬和祝壽的意義。藏族人民喜愛白色,自古以來,他們認為白色象征純潔、吉祥,所以哈達一般為白色。此外,藏族還有一種五彩哈達。按佛教教義的解釋,五彩哈達是菩薩的服裝,是仙女的飄帶,神圣無比,是最珍貴的禮物。五彩是藍、白、黃、綠、紅,分別代表藍天、白云、大地、江水和空間護法神。 藏羊毛 藏羊所產羊毛,屬于粗毛品種。其資源豐富,產地廣闊,毛色純白,富有光澤,纖維長而均勻,結實耐拉,回彈性好,兩性毛含量高,有較強的耐酸性和耐堿性。以藏羊毛為原料的織物,不僅硬挺、耐磨和光亮,而且織密性好。 享堂西瓜 青海人云:“樂都沙果貴德梨,享堂西瓜甜似蜜。”享堂在民和縣湟水和大通河的交匯處。這里氣候溫和,日照強烈,晝夜溫差大,土壤砂性重,適合西瓜的生長發育和養分積存。所謂“享堂西瓜”,實際就是指民和縣享堂、上下川口一帶的砂田西瓜。因為過去多以享堂為集散地,而俗稱“享堂西瓜”。
交通: 海北州東接省會西寧市,西鄰柴達木盆地,北倚祁連山,南臨青海湖。有青藏鐵路、公路、青新公路貫通東西, 海北州境內有寧張、湟嘉、民門、岔察、峨祁5條國道、省道干線公路,溝通了省內、省外及城鄉之間的聯系,實現了鄉鄉通公路,29個鄉通客運班車,初步形成了省和縣、鄉公路交通網絡。到1996年底,全州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700公里。其中,省屬干線5條,里程929公里,縣鄉公路756公里。在縣鄉公路中,二級公路5公里,占0.66%;三級公路102公里,占13.49%。全州公路平均密度為4.96公里/平方公里,比全省平均密度2.3公里/平方公里高115.6%。1996年,全州汽車保有量為3400輛,年客運量為58萬人次,客運周轉量為8008.4萬人公里,全年貨運量為0.83萬噸,貨運周轉量為519.6萬噸公里。 青藏鐵路橫穿海北州境南部海晏、剛察2縣的湖濱地區,其中干線1條、支線3條,通車里程為490公里。青藏鐵路承擔了境內部分客貨運輸和熱水煤礦、海湖沙場的大部分貨運,是海北州整個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000年,國家恢復開通了海晏至西海鎮39公里的鐵路。
住宿: 祁連賓館地址:海北州祁連縣八寶西路66號電話: 096—672561; 海北州賓館地址:海北州西海鎮 1.森林公園度假村:座落在祁連縣縣城東5公里處的東索河灘原始森林內,環境幽雅.服務設施較為齊全,南依巍峨的牛心山,北靠秀麗的桌兒山,八寶河環繞于前。有近十項民族式帳蓬,可同時接待200人。 2.冰溝帳房賓館:位于祁連縣縣城北5公里處的冰溝林區內。 3.鹿場接待站:祁連縣鹿島位于祁連縣西40公里處,前臨黑河,背依托勒南山,目前馴養有馬鹿、白唇鹿、梅花鹿共675頭。此處可領略飛馬祁連山、牧鹿雪山下的獨特情懷。
娛樂: 青海各族人民酷愛藝術,清代已逐漸形成了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民歌、舞蹈等民間藝術形式。清前期河湟地區具有代表性的民歌“花兒”已經比較流行。約在清中期,“平弦”由內地傳入青海,到清后期,成為青海東部漢族聚居區非常流行的坐唱曲藝,曲目多為歷史故事、神話和民間傳說,多用方言演唱,地方的特點比較顯著。清中期后,皮影戲、賢孝、道情、打攪兒等藝術形式也陸續傳入或產生。
關鍵字: 祁連 西海 青海 青海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