撣塵日
藏歷十二月十九日,牧民家家戶戶撣斗帳篷灰塵,清掃房屋、庭院。此后抓緊辦年貨。藏歷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神。亦稱“掃塵日”、“迎春日”。 祭灶過后,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每年從農歷臘月廿四起到除夕止,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掃塵日”、“迎春日”,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都擇日(晴陽天)打掃環境衛生,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 “臘月廿四,撣塵掃房”的風俗由來已久。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特別的是,撣塵時要用稻草和一根比人的身高還長的木棍扎成長掃把,將房子屋梁上、墻角的灰塵和蜘蛛網等臟東西打掃干凈。然后把那些稻草留著,等除夕夜吃完年夜飯后,再點燃稻草,供男人們跳“火墩”。
古時傳說:人身上都附有一個三尸神,他常在玉皇大帝面前說人的壞話。一次,三尸神密報,人間在詛咒天帝,想謀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令三尸神把各家的罪行書于屋檐下,再讓蜘蛛張網遮掩以作記號;又令王靈宮,凡遇有記號的人家滿門斬殺,一個不留。灶君發覺此事,便讓每戶人家在臘月廿四前扎個長掃把將蜘蛛網掃掉,將房屋打掃得干干凈凈。除夕,王靈官奉旨下界查看時,發現家家戶戶窗明幾凈,燈火輝煌,團聚歡樂,因而避免了一次殺戮。為了感激灶王爺為人們除難消災、賜福張祥,民間掃塵總在送灶后開始,直忙到大年夜。
關鍵字: 撣塵日 節日慶典 青海